獵殺山本五十六(第3/5頁)

但當時,日本軍界從上到下,還是被山本五十六這個驚人的計劃給嚇傻了:一支龐大的艦隊,跨越3500海裏去偷襲強大的美國的海軍基地,成功不成功且不說,怎麽能保證中途不被人發現?

但山本五十六用自己的理論說服了大家:“我軍在日美戰爭中首先應該采取的策略是:一開戰就猛擊敵主力艦隊,置美國海軍及美國國民於無可挽救之地,使其士氣沮喪。從而才能占據東亞之要障,確保不敗之地步,以此來建設東亞共榮圈……一旦擊破美主力艦隊,菲律賓以南的閑雜兵力必然士氣沮喪,很難繼續勇敢戰鬥。”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是肯定打不過美國的,既然你們一定要打,那只能上來就偷襲。先打悶人家,趁機拿到我們想要的最大利益,再逼人家坐下來談判,最終確保我們的利益。

對於當時已經被美國的“禁運”緊緊掐住咽喉痛苦萬分的日本而言,如果要“南進”,那麽除了山本五十六的辦法之外,似乎也沒有太多的選擇。

那麽萬一失敗怎麽辦?

山本五十六的回答是:“如果日本有天佑,夏威夷作戰肯定成功,如果中途失敗,也就是說沒有了天佑這一條,那麽放棄整個作戰就行了。”

一副標準的賭徒相。

為了能實現“偷襲珍珠港”計劃,山本五十六不惜以辭職要挾。最終,當時的軍令部總長山永野修身大將拍了板:“如果山本有這樣的自信,就照他說的去做吧!”

1941年12月7日清晨,以6艘航母領銜的日本特混艦隊,跨越3500海裏,如幽靈一般出現在了美國珍珠港附近的海域。

1941年9月,山本五十六開始制訂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

作為一個賭徒,山本五十六一生中最大的“榮光時刻”到來了。

5

眾所周知,山本五十六因“偷襲珍珠港”一戰成名。但恐怕山本自己也很清楚,經此一役,日本被徹底拉進了太平洋戰爭的泥沼。

在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代價成功偷襲珍珠港之後,山本五十六麾下的海軍配合陸軍,橫掃東南亞,美英軍隊望風而潰。就好比一個坐在牌桌前的賭徒,山本五十六現在面臨一個賭徒必須面對的問題:籌碼已經贏了一大把了,接下來該怎麽辦?

當時春風得意的日本軍部開始有幾種不同的聲音:進攻印度,進攻澳大利亞,進攻夏威夷甚至進攻美國。

但所有的意見其實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日本的陸軍主力都被拖在中國戰場,哪還有什麽余力去進攻這裏進攻那裏?

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與同僚在“赤城”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合影

山本五十六的想法和其他人都不一樣,他的意見是哪裏都不進攻,而是進攻殘存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一舉殲滅。

但是,山本真的當美國太平洋艦隊是泥捏的嗎?

1942年5月4日,為了增援莫爾茲比港的日軍,日本聯合艦隊的航母編隊在珊瑚海遭遇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母編隊,雙方爆發了一場遭遇戰,史稱“珊瑚海海戰”。

“珊瑚海海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母編隊之間的戰爭——雙方的艦隊基本都沒有看到對方,全是靠大批艦載機對敵方進行攻擊。從這一點上看,確實是印證了山本五十六當初對現代海戰的預判。

這場海戰的戰果,可以說是平分秋色:

美國重型航母“列克星敦”號被擊沉,“約克城”號被重創,一艘驅逐艦沉沒,一艘油船沉沒,66架飛機被擊毀,543人陣亡。但美軍阻止了日軍增援莫爾茲比港的行動。

日本輕型航母“祥鳳”號被擊沉,重型航母“翔鶴”號受損,一艘驅逐艦沉沒,77架飛機被擊毀,1074人陣亡。增援莫爾茲比港的行動被迫中止。

珊瑚海海戰中被擊沉的美國航母“列克星敦”號

經此一役,山本五十六內心的憂慮更加重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依然在。這也讓他更急迫地尋找機會想和美國海軍的主力進行一場“一了百了”的大決戰。

1942年6月4日,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島,山本五十六盼來了他渴望已久的與美國太平洋艦隊決戰的機會——但決戰的結果,絕不是他想要的。

在這場被稱為“太平洋戰爭的逆轉點”的戰役中,美國只損失了一艘本來就已經受損的“約克城”號航母,另有147架飛機被擊毀,307人死亡。而日本聯合艦隊4艘主力航母被擊沉,還賠上了一艘重巡洋艦和332架作戰飛機(其中近300架被擊毀在航母甲板上)、3500條精英作戰人員的生命。

中途島海戰的失利,讓作為總指揮的山本五十六身上的光環開始消退(雖然後來也有很多人把責任歸結到在一線指揮的南雲忠一中將身上)。有人已經開始評論,說山本五十六其實只是一個海軍技術官僚,作為海軍艦隊司令的經驗未必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麽豐富。但對外,由於日本國內的宣傳機器充分開動,將中途島之戰渲染成了大日本帝國海軍的一次大獲全勝,所以對於日本國內民眾而言,山本五十六依然是光芒耀眼的“海軍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