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婦女:地位上升最快群體(第2/5頁)

在傳統中國,婦女很少有受教育的機會,贛南、閩西婦女更是如此。教育水平的低下使婦女無法在知識、視野與社會活動能力上與男子齊頭並進。蘇維埃為婦女提供了享受文化教育的權利和機會。蘇維埃中央政府專門要求各級政府文化部設立婦女半日學校,組織婦女識字班、家庭臨時訓練班、田間流動識字班,有計劃地實施婦女的文化工作。規定7至18歲的女子應接受小學教育,19至30歲的入夜校學習,失業女工到婦女工讀社受教育,其他婦女也要參加識字運動。通過政府的大力提倡、引導,女子接受教育比率有了大幅提高,興國縣列寧小學的學生中,女生占45%;夜校成人學生中,女子占69%;識字組男女組員中,女子占60%。

婚姻自由是婦女解放的重要內容。傳統中國婚姻由家庭包辦,男子可以納妾,婦女在婚姻中處於絕對的弱勢地位。蘇區頒布的婚姻條例宣布,廢除一切封建的包辦、強迫與買賣的婚姻制度,實行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在離婚問題上,實行“偏於保護女子,而把因離婚而起的義務和責任,多交給男子擔負”[196]的優待婦女的政策。新的婚姻政策造就了不一樣的婚姻關系,深有所感的贛南民眾在山歌中表達出他們的感觸:“實實在在話你知,共產主義矛(冇——引者注)共妻,總愛兩人心甘願,唔使媒人也可以。”[197]

蘇維埃政權著力提高婦女地位的措施,收到明顯成效。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談道:“興國等地婦女從文盲中得到了初步的解放,因此婦女的活動十分積極起來。婦女不但自己受教育,而且已在主持教育,許多婦女是在作小學與夜校的校長,作教育委員與識字委員會的委員了。”[198]這種地位的變化,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毛澤東在興國長岡鄉調查發現:“丈夫罵老婆的少,老婆罵丈夫的反倒多起來了。”[199]

蘇區婦女地位的提高,激發了她們參加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熱情,無論在後方生產還是在安全警戒上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地在鄉蘇維埃政府之下,設立婦女勞動教育委員會,積極推動婦女參加生產勞動,許多婦女掌握了犁耙、蒔田技術,擔負起原來由男人承擔的繁重勞動。1934年春耕期間,瑞金能夠參加生產的婦女達到3104人,僅下洲區就有1019人。[200]興國全縣參加生產的婦女更高達兩萬人以上。[201]青年婦女則參加到少先隊等群眾組織中,成為保衛地方安全不可或缺的力量:

上杭大撥區大撥鄉的一個婦女細藍同志,她是一個團員,當敵人前次進攻該鄉時,男同志及部分的群眾都離開本鄉了,但是這位模範的女性卻安靜沉著的不跑,當敵人快要迫近大撥時,她一面燃燒號炮——因為放哨的人都“逃之夭夭”了,俾廣大工農群眾知悉準備與敵作戰,一面親自率領模範少隊數十人奮勇直前的打擊敵人,給了進攻的敵人以嚴厲的痛擊。[202]

婦女廣泛參加政治生活是婦女地位變化的重要標志之一。當時,“蘇維埃政府有女子當選,一切群眾示威遊行等運動,均有女人參加,作戰時婦女送飯茶慰問傷兵都極熱烈。新年耍龍燈,女子都提燈、化裝、武裝出來了”。[203]1933年5月,中共閩贛省委在召集省黨代表大會的有關通知中,明確規定:“出席各級代表大會的代表,工人成份應占百分之四十,勞動婦女至少要占百分之十。”[204]在1933年下半年開展的蘇維埃代表選舉中,蘇區婦女積極投身其中,瑞金下肖區記載這裏的婦女選舉情況:

區婦女部接到中央局通知,立即召集婦女委員會,具體的討論。黨團區委常委會通知各支部召集各婦女指導員和主席團聯席會議,此會議上黨團區委首先具體的討論選舉運動,過後拿到此會中去進行,很迅速地在一個多鐘頭的會議中,先半個鐘頭政治與前方紅軍偉大勝利好消息報告,她們非常興奮,根據此報告來討論了下列問題:1.婦女在蘇維埃選舉百分之二十五的準備。2.給全蘇大會贈品,各鄉熱烈建議擴大紅軍競賽,全區共四十多名。3.每個婦女做一只草鞋給前方紅軍。

對於過去婚姻條例的意見,做提案給全蘇大會修改,各鄉婦女具體討論過(如婦女自由帶土地財產與小孩子給養費等問題),這任務完成了。由區一級組織了總結各鄉婚姻條例提案委員會,全蘇大會做修改婚姻條例參考。[205]

隨著婦女在政治生活中的日漸活躍,婦女廣泛參加到各級政權中。1933年,江西蘇區16個縣,縣級婦女幹部有27人,興國一縣有20多名婦女擔任鄉主席。1934年初新組成的城鄉蘇維埃代表大會中,婦女代表一般占代表總數的25%以上,有的地方如上杭縣的上才溪鄉和下才溪鄉,婦女代表分別占54.6%和64.8%。[206]在各級政權機關中,“鄉政府及區、縣政府,亦統統有女子當選委員”。[207]1933年底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候選名單中,婦女人數多達31人。中共黨員中婦女黨員人數隨著婦女運動的活躍日益增長,據統計,江西省女黨員在黨員總數中的比例,1932年夏為8%,次年1月,據瑞金、寧都、興國等九縣的統計,增加到13%,總數達5871名。[208]5月,總數進一步增加到10294名。[209]對於蘇區婦女的政治熱情和地位的提高,國民黨方面也有客觀描述,承認蘇區“一般婦女須隨時常為紅軍縫做草鞋,而婦女結婚、離婚,絕對自由”。[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