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五章 不約而同地來到了日本(第4/6頁)

正好兩人所在的附近有日本公卿中山家的宅邸,於是孫文靈機一動,在名冊上寫下了“中山樵”一名,因為這個緣故,後來宮崎滔天就把他的中國姓和日本姓合二為一,稱之為孫中山。

而這個叫法,也被傳遍了全世界。

不過孫文本人卻從來未有以“孫中山”自稱過自己,一次也沒有。

同時在其本人的各種公私文档內,也只署本名孫文,而在歐美,則一般取其號稱之為孫逸仙。

話再說回橫浜,當時的孫文,住在一個叫溫炳臣的華僑家中,住一樓。

溫炳臣是橫浜分會的幹事,廣東台縣出身。主要經營茶葉和棉絲生意,因為一來敬重孫先生,二來也確實家中有錢,所以在孫文入住溫家的房子之後,溫炳臣特地請來女仆一人,負責照顧這位房客的生活起居。

女仆的名字叫淺田春,當年15歲,靜岡縣人。

淺田小姐進入溫家之後沒多久,就跟孫文彼此生情,成了一對。

不過因為兩人沒有明媒正娶昭告天下或者辦理過任何法律手續,故而時至今日提起他們的時候,通常都將淺田春稱為孫文的妾或情人。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主仆戀,從古至今無論中外都不乏例子,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麽不對勁。但細細琢磨一下,就會覺得好像並非這麽簡單的一回事。

首先,當時的孫文是不會日語的,或者說是很不精通。他只會中文和英語。

巧的是,淺田春也會中文和英語,而且很精通,精通到能隨心所欲地跟孫文交流。

這就很奇怪了。

你得知道,在明治時代的日本,一般只有千金家的大小姐才有可能在15歲的時候掌握兩門外語,並且熟練到足以跟人談戀愛的程度。而淺田春很顯然應該不是千金小姐,不然也不會去做女仆。

因此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刻意地對她進行過訓練。

是誰?

我也不知道。因為歷史上並無記載。

至於為什麽要訓練這麽一個小姑娘,雖然目前也沒有史料來說明這點,但其實好好想一想便能明白——她應該是日本方面派來的間諜,用於觀察孫文一舉一動的間諜。

如果是女間諜的話,那麽上述的一切就都變得合情合理了。

而淺田春是間諜的證據,也不是沒有,那就是自她來到孫文身邊後,孫文的各種行動,基本上都被日本政府了如指掌了。

比如明治三十三年(1900)9月21日,兵庫縣知事向外務大臣報告稱:“孫逸仙(三十四歲)與跟隨者溫炳臣(三十八歲)及淺田春(十八歲,孫逸仙之妾)於昨(二十)日下午六時三十分自橫濱乘坐開往神戶方向的火車,途經西京來神奈川,是日宿市內相生町三丁目加藤的旅館。”

然後在9月22日,兵庫縣又報告說:“今日傍晚孫陪同其妾淺田春赴相生座觀戲,不久返回住地,用罷晚餐復又觀戲,除此之外再不曾外出,亦無他人造訪。”

從以上記錄我們可以得出兩點:第一,淺田春到來之後,孫文的行蹤被大量泄漏給日本政府是不爭的事實;第二,此事多半和溫炳臣無關。

因為溫炳臣跟孫文同歲,都是公元1866年出生,但在上面的記錄裏,他的年齡卻被錯誤地記成比孫文大四歲,如果淺田春真的和溫炳臣有著較深的關系的話,那應該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犯低級錯誤的。

再說興中會橫浜分會成立之後,溫家的那處住所也就成了革命基地,孫文每次都帶著一群同志在自己房間裏開會,每回開會都要攤開一張中國地圖,孫先生指指這裏,點點那裏,然後嘴裏還念念有詞:“我們要盡快發動革命,攻陷這些地方……”

然後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秋季的某一天,正當孫文和往常一樣帶著一群同志在地圖前開疆拓土說得唾沫橫飛的時候,突然就聽到了“滴答滴答”的響聲。

眾人定睛一看,發現地圖上已經出現了好幾個大水跡,擡頭望去,發現天花板上正往下滴著水滴。

於是大家就有點不開心了,說我們這裏正在討論國家大事呢,上面怎麽就滴水了,這不阻撓革命行動嘛!二樓住的是誰啊?

但孫文卻並未發牢騷,只是回頭問溫炳臣,這是怎麽一回事?

溫炳臣表示可能是樓上的住戶不小心,打翻了水杯,我這就上去看看吧。

此時溫家住著不止孫文一戶,在二樓還住著一家日本人,家主叫大月金次。

大月金次是做進出口貿易的商人,跟溫炳臣關系很好。因為家裏發生火災房子被燒沒了,於是仗義厚道的溫炳臣便邀請他們一家暫住到了自己的家中。而這次的“水災”則是由大月金次10歲的女兒大月薰所引發,且說小姑娘當時正在把玩著一個裝滿了水的花瓶,一不小心打翻在了地板上,於是水便順著縫隙流到了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