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六章 開戰!高升號(第4/7頁)

所以高升號上的清國官兵們相信,自己是安全的,這日本人膽子再大,也不敢對老牌帝國主義下黑手,於是放心大膽地該怎麽走還怎麽走。

算他們不走運,這回碰到了東鄉平八郎。

10分鐘後,一艘從浪速開過來的小船靠近了高升號,然後走出來一人,此人名叫人見善五郎,軍銜大尉,是浪速艦上的軍官。

人見大尉登上高升號之後,見到了船長高爾斯華綏,他先表示自己是奉命前來,接著,又查看了高升的船籍證明以及船長的身份資料,之後又和高爾斯船長用英語一陣交談,五六分鐘後,便起身告辭又坐上了那艘小船,向浪速艦方向劃去。

“這艘船是英國的恰和洋行所有,公司總部設在倫敦,這次被清廷雇傭,船上有士兵1100名,大炮14門,目的地是朝鮮的牙山,我跟船長說了,讓他即刻改變目的地,跟著我們走,他也已經同意了。”

回到浪速後,人見善五郎向東鄉平八郎報告道。

東鄉艦長點了點頭,下令打旗語給高升:現在就起錨,跟著我們走。

但高升號回復的旗語卻是:請再派一次聯絡船過來。

於是盡職的人見大尉表示自己願意再走一趟,東鄉同意倒是同意了,但還是叮囑道:“我估計是清國的士兵不想成為我們的俘虜,所以不願意配合隨行,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你把船上的英國船長跟其余英國船員都帶回浪速就行,當然,前提是他們願意。”

去了沒多久,人見善五郎又回來了。

“清國士兵已經劫持了英國船長,明確表示不願意跟我們走,現在高升號船裏的局勢相當混亂,英國船員們雖然願意來浪速,可卻被限制了行動自由。”

他如此匯報道。

“對了艦長,那位船長還讓我向你致以問候。”

此話一出,浪速艦上的軍官們都覺得很奇怪:這都要火燒房梁的當兒了,還致以問候呢,要不要那麽虛偽啊。

但東鄉平八郎則是一臉的肅然:“給高升號發信,讓他們立刻隨行或者棄船。”

很快,就有人來報:“高升號打出旗號,拒絕了我們的要求。”

“再發一次,告訴他們這是最後警告,同時升紅旗。”

當時慣例,在桅杆上升紅旗就是進攻前的信號,東鄉平八郎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你們再不跟著走,就要打你們了。

手下人一驚:“艦長,那……那可是英國船……”

此時此刻,高升號上,帶隊的大清軍官也正安慰著已經躁動不已的士兵們:“弟兄們,放心吧,咱這是英國船,就是借給他日本人倆膽子,他都不敢開炮!”

數分鐘後,浪速收到了高升號發來的最後旗語:恕難從命。

“哦。”

東鄉平八郎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

僅僅過了三四秒,他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準備戰鬥,目標,高升號。”

瞬間,浪速艦上就忙碌了起來。

不過短短幾分鐘,就有士兵前來報告,說一切準備均已完成,各單位隨時都能投入戰鬥。

當時的浪速艦和高升號之間,只相隔了800米。

盡管已經到了連海風都快凝固了的緊張時刻,但東鄉平八郎卻用著仿佛是在說鄰居家今天又買了什麽小菜似的平淡語調下令道:“開炮吧。”

這一天的豐島沖不再有海浪,不再有海風,也不再有海鷗,只有一發發的炮彈,一聲聲的炮響,和一陣陣的慘叫。

一個小時四十分鐘之後,高升號被擊沉了。

除了船長以及數名船員被救起之外,其余的清國士兵清國水手,全部遇難,總人數超過了900。

以上,就是聞名世界的豐島沖海戰,雖然當時無論是大清還是日本都不曾向對方宣戰,但此戰過後,標志著兩國的戰爭,在實質上已經爆發了。

其中,高升號被打沉一事也被單獨列了出來,那就是震驚世界的高升號事件。

就事件博眼球程度而言,震驚世界顯然要比聞名世界高一個档次,這主要還得歸功於高升號出身好,是英國船,別說清國人沒想到,就連英國人甚至日本人自己(除東鄉平八郎)都沒料到,這浪速居然敢拿英國船開刀。

消息傳回東京的時候,內閣大員聞訊之後普遍的反應是虎軀一震然後臉部抽搐,愣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話來,尤其是伊藤博文,這哥們兒先是沉默了半晌,然後一聲暴喝:“把山本權兵衛給我找來!”

山本權兵衛是當時海軍大臣副官,幹實事的,確切地說浪速的艦長人選就是他裁定的,所以找他比找海軍大臣更有用。

這位海軍大臣副官系薩摩出身,說來也巧,他跟東鄉平八郎不但是同鄉,還是發小,薩英戰爭那會兒,年僅11歲的權兵衛卻也上了戰場,職務和東鄉一樣是炮兵,不過因為年紀太小還不到打炮的時候,所以他的工作內容僅僅是搬個炮彈撿個彈殼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