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六章 開戰!高升號(第5/7頁)

再說那山本權兵衛被叫到伊藤博文跟前後,態度倒是顯得非常從容,聽完了高升號那档子事兒之後,非但不上火,還寬慰伊藤說首相閣下你也不用著急,這船打都打沉了,再急它也浮不上來啊。

本來就已經連跳河心思都有了的伊藤博文一聽這話更是氣得差點吐血,要知道開戰前他是想盡了一切能想的法子,為的就是避免把英美列強給牽扯進戰局,結果這東鄉平八郎倒好,直接拿著大炮就轟英國人的船,這不是作死麽?

你要真想死一個人跳海去啊,別把老爺我給扯進來啊。

你就算跟老爺我有仇,直接拿著菜刀來砍啊,別讓全日本跟著一塊兒陪綁啊。

再看看眼前的這山本權兵衛,真是什麽樣的領導出什麽樣的下屬,事到如今那英國人搞不好都要上門興師問罪了,這廝居然還跟沒事人一樣,想到這裏,伊藤博文悲憤得連話都說不軲轆了:“你……東鄉……你們……”

“首相閣下,事情到底是怎麽回事現在尚且還沒有定論,但是我想,東鄉平八郎從來都不是莽撞之輩,他能這麽做,必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們還是在這裏等他的解釋吧。”

伊藤博文說不行,趁著現在英國人還沒上門發難的當兒,我們必須提前把這事兒給處理了,絕對不能給西洋列強留有口實,這樣,你現在就回去,把東鄉平八郎這艦長的職位給我撤了。

山本權兵衛說臨陣換將你開什麽玩笑,爺不幹。

眼看著伊藤博文都快要動手打人了,外相陸奧宗光插了一句:“首相,這個時候還是靜觀其變吧,如果在事情原委還沒弄清楚之前就貿然罷免東鄉平八郎,反而會被世界輿論認為我們是心虛和不成熟,未必能起到我們想起的作用。”

此話言之甚是有理,伊藤博文不得不聽。

另一方面,大清和大英兩國的反應也很激烈。

前者其實蠻高興的,雖說高升號上千把子弟兵葬身魚腹很是讓人悲痛,但怎麽說也總算是把英國給扯進這趟渾水裏頭了,大清+日不落無論如何都要比日本來得強,故而李鴻章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了。

所以當駐華公使小村壽太郎前來拜訪並詢問此事時,李中堂連說都不稀得跟他說,看著他那圓乎乎的腦袋,大庭廣眾之下就開始了人身攻擊:“老鼠公使閣下,貴國人都跟你那麽矮麽?”

小村壽太郎家貧人醜,一米五六,前面說過了,但在外交生涯中,被人如此赤裸裸地用生理缺陷為武器搞攻擊,那還真是第一次。

但是他卻很淡定,跟沒事兒人似的:“我們日本人雖然普遍比較矮,但也有身材高大的,像李大人這樣魁梧的,我們一般稱之為傻大個。”

這是一次很沒營養的談話,小村壽太郎本意是來探探口風,看看大清對高升號事件有什麽看法,其實他不來也該知道,李中堂是恨不得把他丟海裏去,而李鴻章實際上也根本沒想跟日本人扯淡,在他看來,既然英國人已經被拖下水,那麽再跟日本人談純屬浪費時間,想辦法讓英國人出面以夷制夷就行了,誰怕誰啊。

然而,此時的英國人卻做出了一個讓伊藤博文和李鴻章都沒有想到的決定:權當高升號事件沒有發生,繼續保持中立。

更為匪夷所思的是,英國官方,也就是他們的外交部門,就此事連強烈抗議嚴正交涉之類的口頭表面文章都沒怎麽有過,只當沒有那回事兒。

這聽起來似乎是很讓人摸不著頭腦,因為實在不像是為了幾箱子鴉片就能跟人開戰的日不落帝國的一貫作風,但真要細究起來,也不是沒原因的,主要有兩點。

第一,英國人很明白,大清和日本爭奪的焦點,在於朝鮮。

所以一旦開打,結果無非兩樣,要麽朝鮮仍是大清的藩屬,要麽朝鮮變成了日本的新殖民地。

這看似是廢話,但廢話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懸念——清日開戰之後,不論朝鮮歸了誰,是不是就此塵埃落定了?

答案顯然是不。

因為在北方還有一個國家正虎視眈眈整日盼著進軍亞洲,那便是沙俄。

英國人認為,清日之戰無論誰勝誰負,即便是擁有了對朝鮮的掌控,可也不過是暫時的,因為北方的俄國必然會來插一手,與其爭奪半島,這就跟你玩遊戲一樣,好不容易打掉了一個BOSS,結果發現這BOSS背後還有一個更厲害的大BOSS,得接著再打一場。

所以福島安正說過,日俄之間,必有一戰。

對於英國而言,朝鮮歸大清或是日本,在本質上是沒甚區別的,但要最後被俄國橫刀奪走的話,那就麻煩大了,因為一旦在亞洲擴張成功從而使得實力大增之後,沙俄的下一步,必定是西進歐羅巴,侵吞大不列顛的在歐勢力,打破歐洲原有秩序,這是英國人或者說其他西洋列強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也就是說,英國需要一個在亞洲的盟友,而這個盟友必須具備能夠牽制俄國甚至是在必要的時候打敗俄國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