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五章 開戰前夜(第4/6頁)

這便是袁世凱的第二招,叫四面楚歌。

日本明治維新,主要目的是要強國,但實際上,是想讓國家變強之後,擠進列強的隊伍裏頭,所以在那個時代,明治政府做事情非常重視國際影響,哪怕是幹婊子的勾當,也必然要弄個貞節牌坊,而且這牌坊還不能是花崗巖的,必須得用白漢玉。

袁世凱正是利用了日本無論做什麽都要考慮到國際輿論的外交心態,在12日告辭大鳥圭介之後特地去各國公使館轉了一圈,放出風聲說日本派兵一個旅團登陸朝鮮,目的不明,以此引起西洋諸國的關注。

這一天,大鳥公使過得很痛苦,盡管面對各路外交官的質疑是一句正經話也說不出,卻也只能憋著滿腔的不爽點頭哈腰笑臉相迎。

有人說,幹外交其實就是要用最熱情的笑臉去貼別人最冰冷的屁股蛋子,大鳥圭介終於有了一回切身的體驗。

送走了洋人,他連忙拍電報去東京,問現在該怎麽辦。

東京回復:穩住大清和西洋,我們繼續派兵。

這是陸奧宗光跟川上操六的意思,而非伊藤博文的。

伊藤首相此時已經開始打退堂鼓了,他不怕朝鮮,不怕大清,但卻非常忌憚西洋列強,這主要是這哥們兒當年去英國考察,被西洋先進的科技給震驚過一回,之後回到長州,看到美國一艘船滅了自家全部海軍力量,又震驚了第二回,這麽接二連三地震來震去,頓時就產生了一種心理上的恐慌症。

他的宗旨是,但凡碰上西洋列強的,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那一個混成旅團,就趕緊撤回來吧。

顯然陸奧宗光他們不能讓這位老兄這麽幹。

為此,陸奧外相跟川上次長特地去了一趟首相官邸,想親自說服首相大人,放棄自己願意的想法。

結果一進門,伊藤博文就罵了起來:“你們兩個,他娘的算計老子麽?”

兩人沒答話。

“川上次長,你告訴我說派一個旅團,三千人,結果光是先頭部隊,就有四千!”

“首相,我確實說過派一個旅團,但卻從來都沒說過三千人。”

白馬是馬,混成旅團那也是旅團。

伊藤博文當時就氣得直哆嗦,說你小子夠狠,坑爹坑老爺我頭上來了。

說完,不再鳥川上操六,只對陸奧宗光說道:“如今東學黨之亂已經平息了,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立刻跟清國交涉,雙方一同撤軍吧。”

陸奧說你做什麽夢呢,跟清國交涉一同撤軍?你說他們會撤麽?

“不管怎麽樣,七千人,這也太多了。”

本來都已然沒再吭聲的川上操六這時候又開了腔:“首相,恕我直言,您管得太多了。”

“你說什麽?!”本來就一肚子火的伊藤博文這下是真的怒了。

“出兵一案,內閣已經決議,皇上已經禦批,既然如此,那之後就是參謀本部或者說軍隊的工作,和其他人再也沒有關系,您即便貴為首相,可也有該管的和不該管的,能管的和不能管的,您還不明白嗎?”

這話分量有多重一聽便知,本質上等於是軍人在那裏警告首相了,可卻說得一點都沒錯,出兵一個旅團,那是內閣點過頭的,他伊藤博文身為內閣首相,更是親自裁決過,現在雖然是知道自己被坑爹了,但也只能吃個啞巴虧,其他的什麽都做不了。

只不過伊藤博文並不甘心,倒不是說對自己被坑耿耿於懷,而是他真心覺得如果真在朝鮮留七千人馬,那是很危險的。

陸奧宗光當然也知道首相的心思,所以在數日後,又去了一次首相府,由於怕像上次一樣給伊藤博文添堵,所以這回特地沒帶上川上操六。

但伊藤大人連日來這麽接二連三地被坑蒙拐騙,早就成了火藥罐子,一看到陸奧宗光的臉就炸了毛:“如果西洋列強這次強行幹涉甚至付諸武力,你打算怎麽辦?!”

“他們不會幹涉的,放心吧。”

“你憑什麽就敢說他們不敢幹涉?!”伊藤首相差點就要拍桌子了。

陸奧宗光一看領導貌似真急眼了,於是連忙說你淡定,我這可不是空口白話,我是請專家論證過的。

伊藤博文沒好氣地問是哪個磚家,拿來我看看。

陸奧宗光說我早把他叫來了,現在就在外面候著呢。

說著,按響了電鈴。

走進來一個人,陸奧外務大臣介紹道:“他是福島安正。”

伊藤博文連連點頭,意思是久仰大名。

福島安正,時任駐朝武官,軍銜為中佐,擅長收集情報並精通多國語言。

這人去朝鮮,純屬臨時抽調,在那之前,他主要負責的是對中國跟俄國的情報偵察。

早在明治十二年(1879),他就喬裝成中國人,跑到上海、大沽、天津、北京、內蒙古等地進行了歷時五個月的實地偵察。回國以後,將偵察結果整理成《鄰國兵備略》、《清國兵制集》上報有關部門,之後,又數次裝成各種職業的中國人來華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