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章 所謂明治維新(第2/4頁)

順便一說,這木戶孝允就是當年的桂小五郎,在結盟當年改的名字,他和西鄉隆盛以及另一位薩摩藩出身的大久保利通一起,因為在明治維新中立下了赫赫功勛,所以被後世合稱為明治三傑。

兩藩同盟之後,又聯合了其他諸侯一起發動了倒幕戰爭,根據你教科書上的說法,就是在薩摩和長州這兩家新興的、進步勢力的帶領下,全日本一呼百應,在伏見鳥羽會戰以及之後的戊辰戰爭中獲得巨大勝利,情緒高漲地打敗了腐朽的、賣國的德川幕府,建立了以天皇為政治中心的新政權——明治政府,之後,又開始對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設,也就是傳說中的明治維新。

對此我不多做評論,我只說兩件事。

第一件,你可知道,當薩摩藩長州藩在和西洋人打仗的那會兒,幕府在做什麽嗎?

我告訴你,幕府在替他們收爛攤子。

薩摩藩跟英國人因為有了基情,所以凡事好商量,可長州藩並沒有和美國人打出感情來,相反大老美還狠狠地訛了他一筆,要他賠償自己的經濟損失,且數目非常巨大,根本就不是長州藩所能拿的出來的。

就在這個時候,幕府站了出來,大大地幫了同胞一把。他們斡旋其中,為了保護長州藩而充當了一回錢包,主動提出這筆賠償金可以自己出。

幕府為了維護整個日本的和平,不得已代人付錢,答應賠付巨額的賠償金。

不過相當諷刺的是,這筆款子因為數目過於巨大,所以采取的是分期付款的方式,一直到德川幕府滅亡都沒還清,最後只能由消滅幕府統治全國的明治政府接著還,而這明治政府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當年薩摩藩長州藩出身的武士們。

這就叫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第二件,幕府實際上並不是因為薩長兩藩的軍事打擊才“被推翻”的,而是自行放棄抵抗,自願走向滅亡的。

其實雖然薩摩跟長州都搞了改革開放都用上了洋兵器、洋軍制,但真要論實力,仍然不是幕府的對手。

在幕府結束訪美考察後搞的改革諸項目裏,有一大塊是關於軍事改革的,在權衡之後,幕府采用了法國軍制,不光武器,連口號命令用的都是法語,至於德川家的海軍,那更是新政府軍望塵莫及的一個近乎BUG的存在,在雙方打起來之後,幕府內部曾經有人提出過一個作戰計劃,那就是把敵軍引到箱根,在那裏派陸軍迎擊,然後再讓幕府海軍副總裁榎本武揚率當時日本最強的海軍從海上配合炮擊,以求殲滅新政府軍。

箱根位於今天日本靜岡縣和神奈川縣的交界處,自古就是日本的名關卡,有天下的箱根關之稱,易守難攻,而且還靠海。按照此人的設想,就是先用陸軍把新政府軍給粘在箱根關,接著再讓海軍從側背包抄上來放炮,這樣一來新政府軍就得被包餃子了。

該計劃的策劃者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那位小栗忠順,但是卻被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給堅決否決了,表面上的理由是箱根離江戶太近,容易傷害到平民,實際上慶喜本人很明白,其實幕府根本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價值了,與其繼續跟新政府軍這樣你死我活地耗著讓西洋列強有可乘之機瓜分國家,還不如順應時代,把這個氣數已盡的政權親手結束了,再造一個新國度。

“德川家的死路,或許是日本的活路也說不定。”

在決定打開江戶城門,向新政府軍降服之前,慶喜如此說道。

所以我個人認為,縱觀德川幕府十五代將軍,最偉大的有兩人,一個是德川家康,他用最漂亮的手段開創了江戶時代,另一個則是德川慶喜,他以近乎完美的方式為這個時代畫上了句號。

值得一提的是,在幕府滅亡後不久,不知怎麽的那個流產的作戰計劃讓明治方面軍負責人,人稱日本近代陸軍之父大村益次郎知道了,他聽人說完後沉默了半晌,接著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輕輕地自言自語道:“要是真這麽幹的話,我的腦袋早就不在脖子上啦。”

我沒有想刻意吹捧幕府的打算,也沒有要嘩眾取寵,我只是覺得一味地把幕府一竿子打到地獄裏頭太不公平了,至少不是讀史該有的態度。

但不管怎麽說,幕府終究是被取代了,而且一個統一的日本也確實強過一個四分五裂的日本,這總是事實。

明治政府成立之後,開始搞維新,維新的主要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五條主旨,四字真言。

五條分別是:

第一,廣興議會,萬事決於公論。

第二,上下一心,盛展經綸。

第三,官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

第四,破除舊有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

第五,求知識於世界,以大振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