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五章 先來簡單地聊一聊江戶時代吧(第3/6頁)

有地就有錢,有錢就有刀和人,有了刀和人,那就能折騰了。

但剝奪他們的土地肯定也是不可能的,這點很好理解:宗教的力量很大,真要跟你玩命幹你也對付不過來,所以,得想別的轍。

說到這裏不得不說一句,在控制宗教勢力這一塊上,德川家康很大程度上都是占了前人的便宜,這前人,特指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

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前,作為戰國時代僅有的兩位曾經掌控過中央政權的霸主,無論是信長還是秀吉,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對付和尚的手段。

信長的辦法是你不聽話我就砍死你。

織田信長這一輩子殺過的和尚不計其數,當年火燒比叡山,震驚全日本,人送外號第六天大魔王,只要你敢不聽話他就敢滅你全家。但是,對於聽話的和尚,這家夥卻並不為難,比如他肯住本能寺,再比如他肯跟和尚們下圍棋,等等。

比起信長這種非生即死的心狠手辣來,秀吉的宗教政策則要寬柔得多,他認為,和尚鬧騰的最大原因是他們手裏有兵器,只要禁止他們擁有一切殺傷性的器具,那麽這幫禿驢就算是想鬧也沒那個能耐了。

所以在他上台之後,制定的第一條宗教政策就是一切寺院都不許擁有任何武器,違反者一律嚴懲法辦。

對此,和尚們的反應是相當順從。

因為他們之前已經被織田信長給殺怕了,沒收刀槍總比挨人刀槍要來得強吧?

就這樣,日本的和尚們過了十好幾年沒刀沒槍的和平生活,當德川家康君臨天下的時候,他們基本上已經到了一個只會念念經,許許願,給人做做法事發個喪之類的地步了。

換言之,德川家康時代的和尚,因托了信長和秀吉那兩代的福,至少在武力方面,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反抗能力的。

需要注意的只有一點,那就是思想。

宗教最為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能夠在相當的程度上駕馭人類的思想,宗教界人士利用這種操控人心的手段來騙財騙色甚至是謀取政治利益,古往今來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都不曾少見。所以德川家康要做的,就是要讓和尚們一心念經,不許胡思亂想也不許胡言亂語。

繼《武家諸法度》和《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之後,幕府在同年同月的時候又拋出了一部《寺院諸法度》,在這部法律中,主要針對的是三個方面:第一,一切寺廟事務由幕府管轄;第二,各寺院的住持以及象征著日本僧侶最高級別的“紫衣”資格證書,其認證規則和人事安排都由幕府制定並執行;第三,幕府將定期舉行各種考試,讓高級僧侶撰寫論文,並以文章的優劣來評定該僧侶的俸祿。

如果有任何和尚膽敢亂來的,一律剝奪資格,讓你滾出山門。

你可以開廟,你也可以不去滿世界化緣就有工資拿,你同樣也能在閑暇的時候喝喝茶打打拳,但是你得聽話,不然就沒飯吃。

反正,德川家康所制定的各種制度,說一千道一萬,其本質也就只有一條——把你要統治的對象弄得不死不活,這就是治國之道。

以上這些法律的制定,可以說只不過是一個框架,要想真正付諸實際,那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相當多的精力,還有相當強的能力。

所以德川家康一直到死都沒有做到,德川秀忠也不過是做了個樣子,真正將三部根本大法貫徹於實地的,是三代將軍德川家光。

有說法認為,家康播種,秀忠澆水,只有家光,才真正讓江戶時代的日本盛開出了和平繁榮的花朵。

不過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在這位年輕的三代將軍當政期間,日本爆發了一場堪稱整個江戶時代規模最大的內亂,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引發這場內亂的,並非幕府朝提暮防的武士跟和尚,而是農民與天主教徒。

江戶時代日本農民的生活,是非常淒苦的。他們根據其本身和土地的關系,一般能被分為三類:本百姓、水吞百姓和隸屬農民。

本百姓,就是名下有田的農民,也就是傳說中的地主——從領主那裏得到面積不等的責任田然後耕種,並且根據比率納稅。

只不過這地主當的卻是相當憋屈,因為那地僅僅是名分上歸自己所有而已,不允許買賣,並且在田裏種什麽,種多少,全都得聽政府的,不種或是亂種都是犯罪,要嚴懲。

水吞百姓,通俗來講就是沒有田的農民,他們借本百姓的田種地,並且上繳絕大多數的收成,因為很窮,窮得只能喝涼水,故此得名水吞。

至於隸屬農民,就是隸屬於本百姓的勞工,說難聽點就是農奴。

總體來看,在農民中間地位最高的是本百姓,水吞次之,隸屬農民最低。

然後在一個村子裏,為領主代管農村的代官們會從本百姓裏選出名主一個、組頭一個以及百姓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