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貳 第十七章 抗日援朝:明朝國力的拐點(第2/5頁)

終於,回天乏術了。

此刻的董一元,只能下令全軍撤退,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不但左右受到襲擊,從正面的泗川新城內,薩摩人蜂擁而出開始發起大反攻。

戰場成為了地獄,原本的戰爭也已經轉換為了殲滅。

魂飛魄散的聯軍士兵拔腿就跑,一口氣來到泗洲川邊就要過河,然而早就在對岸等候已久的薩摩鐵炮隊,將鐵炮指向了跳入水中的聯軍士兵,用子彈將他們一一殺死。

就這樣,五萬大軍被七千人從四面包圍夾攻,最終支離破碎。

戰後,島津家舉行了首實檢,清點敵我雙方的陣亡損失,並且做成報告上交大阪方面。

報告中的數據,至今依然存留在島津家的古文獻上。

慶長三年十月一日,朝鮮國泗洲川所獲得首級數量如下:

鹿兒島(薩摩地名)方眾斬敵首一萬零一百零八;

帖佐(薩摩地名)方眾斬敵首九千五百二十;

富偎(薩摩地名)方眾斬敵首八千三百八十三;

伊集院家以及下屬斬敵首六千五百六十;

北鄉家以及下屬斬敵首四千一百四十六。

共計三萬八千七百一十七。

此外,棄屍野外者,不計其數。

需要指出一點的是,很多人往往喜歡根據明朝的傷亡人數來反駁這份數據,事實上這三萬多人並不只有明朝軍隊,還有很多朝鮮人也被包括在內,甚至可以說更多的是朝鮮人——因為泗川一戰的朝鮮參加人數一直都未知,盡管我們之前說的是四千兩百六十,但實際上在各種史料中,朝鮮軍人數從幾千到幾萬甚至十幾萬都有說法。

這是一場對侵朝日軍來說至關重要的勝利。

因為這次激戰,徹底打破了明、朝聯軍追擊滅殺外征將士的計劃,確保了島津家的退路,不僅如此,也確保了從蔚山到順天,全日本軍安然撤退。

換句話說,被明軍壓著打了數年,眼看就要死在朝鮮的幾萬日本人,這下終於有希望可以回國了。

消息傳到日本,全國人民都震驚了。

各地大名紛紛高度贊揚了島津義弘這次的行動,並且對於其傑出卓越的軍事作戰能力表示了高度的敬佩。

其中,德川家康明確稱贊這場勝利為“前所未聞的大勝利”。

而以石田三成為首的豐臣政權當權派也決定給島津家封賞。這是出戰朝鮮幾十家大名中唯一一個得到這種待遇的。

至於朝鮮戰場,自然也轟動了好一番。

首先,島津義弘也被明朝和朝鮮人冠上了“鬼石曼子”的稱號。鬼,就是鬼的意思,石曼子,就是島津的日語發音,和中文“石曼子”音近,故此得名。

在日本戰國武將的外號中,被使用最多的是“鬼”字,比如鬼半藏、鬼武藏、鬼玄藩等等,但是由日本以外的人起名的,唯獨島津義弘一個。

在朝鮮半島,這個名號蟬聯了慶長年間連續數年的“年度父母恐嚇小孩子的最高人氣形象代言人”,同時據說也是一種偏方,用來治療小兒夜啼以及小兒多動症等。

雖然被人稱之為“鬼”,但義弘本身卻是一個非常溫和寬厚的善良大叔。

他不但愛貓,亦非常體恤士卒。

在寒冷的朝鮮,日本的下層足輕因缺少寒衣炭薪,被凍傷甚至凍死的事件屢屢發生。

島津義弘卻將原本只有大名或高級將領才能享用的炭薪取出,和所有士兵分享,自己也同士兵們睡在一起,所以,凍傷凍死之類的事情,在薩摩的陣營裏,一例都沒有。

其次,麻貴撤軍了。

麻貴也好,加藤清正也罷,當他們聽到泗川的戰報後,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氣,感到終於解脫了。

圍的,已經圍不下去了。

被圍的,已經快被圍死了。

好在聯軍中路一敗,整個計劃都算白整了,所以麻貴也沒有繼續圍困的必要了,加藤清正也總算是熬出了頭。

也就在這個時候,從日本傳來的正式撤退命令和詳細計劃也已經到了。

具體的撤退時間被安排在十月十五日。

如無意外,日軍將在這一天準時全員撤離朝鮮。

但是,因為數萬人的撤退工作難度遠遠超出了原本的想象,所以一直拖延到了十一月的上旬,才算完全準備完畢。

雖說晚了點,但好歹都是太太平平的,也沒什麽意外。

當年十一月十五日,固城的立花宗茂、南海的宗義智、泗川的島津義弘,在南海島邊上的昌善島會合,按照之前的計劃,他們三股部隊將和從順天趕來的小西行長部一起撤退,但是後者依然沒有到場。

就在大家翹首盼望的時候,來了個送信的,他告訴島津義弘等人,小西行長可能來不了了,因為現在他已在海上被陳璘、鄧子龍以及李舜臣三人的軍隊團團圍住,陷入了一片苦戰之中,同時遭到同一命運的,還有大村喜前、五島玄雅、有馬晴信以及松浦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