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貳 第十四章 沈惟敬與小西行長的無間道(第4/8頁)

面對如此慷慨激昂且赤裸裸的挑釁,李如松選擇了沉默。

倒也不是軟弱,而是不知底細不敢輕易出戰,再加上這時候挺忙的,沒啥閑工夫。

他在罵人,罵查大受,順便布陣。

查大受是該罵,但也得考慮到日軍的進攻,畢竟這裏離開日本人的大本營挺近,自己這麽點人萬一碰到敵人的大部隊出動,那肯定是兇多吉少,但為了不讓對方看出自己的底細,李如松決定暫時不動如山,靜觀其變。

緣此故,李如松在宗茂的北邊,一個叫做望客硯的地方,擺出了鶴翼陣。

就這樣,整個碧蹄館恢復了平靜。

這種短暫的和平維持了不到數小時便被打破。剛到下午,在望客硯的正面,出現了小早川隆景的部隊大約兩萬人,向著望客硯逼近過來,在他的後面,還有黑田長政、宇喜多秀家以及特地來朝鮮視察的監軍石田三成的部隊共兩萬余。同時,吃完午飯結束午休的立花部隊,也動了起來。

這才是正餐。

此刻的李如松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麽趕緊走人,要麽依山為托,等待後面楊元的救兵。

但是,李如松的選擇卻是第三種——進攻。

以六千人進攻四萬三千人,看起來很傻很天真,但在此時,卻是最好的辦法。

走人,那是沒可能的,碧蹄館地形狹長,這天還下著雨,道路泥濘,怎麽個逃法?

待援,那是不靠譜的,暫且不說楊元會不會放鴿子,你李如松那麽多騎兵靠著一個山頭打防禦?能支撐多久?

唯一的辦法就是沖過去,拼個魚死網破。

雖然形勢緊急,但還不至於絕望,因為前面我們說過,李如松手上的部隊是他的親兵精銳,也就是遼東鐵騎。

一場大混戰就此開始。

在這場混戰中,大名黑田長政不知被誰一腳給踢到了河裏,而邊上路過的一位明將一見敵酋落水,也奮不顧身地拔出刀子跳下河準備痛宰落水狗。據目擊者稱:“當時只看到河裏若隱若現著一對水牛角,才知道是自家大人落水了。”

所謂水牛角,指的是黑田長政所帶的水牛頭盔。

後來為了跟福島正則表示友誼,便用自己的頭盔換了對方的一之谷兜。

又據知情者稱,在長政落水的時候,有一位黑田家的武士站在那裏袖手旁觀,仿佛就是來朝鮮旅遊的,邊上小西家的一位家臣都看不下去了,對著他大喊說:“那河裏的是你們家的大人吧?都成這樣了你咋還不去救呢?”

要說這位家臣真是泰山崩在跟前而面不改色,只是大聲地回道:“真是我們家大人的話,他一定能自己爬上岸的。”

正在河裏苦戰的長政聽聞此言,頓時怒氣沖天,三下兩下在水裏奪過了明將的刀子然後反將其刺殺,這才狼狽不堪一身濕透地爬上了岸邊,惡狠狠地瞪著那位說風涼話的家夥。

這位家臣的名字叫做後藤又兵衛基次。

另外,明朝方面的總大將李如松,也理所當然地遭到了日軍的拼死圍攻。

其中,立花家的小野成幸單身殺到了他的身邊,正待舉刀要砍,邊上的李如梅彎弓搭箭,將其一擊射殺。

成幸因為身著一身金色鎧甲,故被稱之為“金甲倭將”。

接著,李如松發現,自己的周圍猛然又出現了十好幾個金甲倭將,個個手拿刀槍,將其團團圍住。

這些人都是立花家的侍大將,出國之前,宗茂為他手下將近兩百名侍大將每人定制了一套金色鎧甲,作為立花家的戰服。

這邊的李家軍一看,砍死了一個冒出了一群,當場就慌了神,這一慌就不得了了,一下子被對方做掉了好幾人,連李如松的貼身親信李連升(裨將),也慘死在了亂刀之中,而他本人的坐騎,以及弟弟李如梅的頭盔,都被日軍的鐵炮打中,其中李如松的那匹馬被一槍擊中頭部斃命沙場。

正在此時,整整四萬日軍開始漸漸圍了上來,打算慢慢將李如松部包餃子,就在這生死一線性命攸關的時候,楊元來了。

楊元帶著他的五千後援,雖然慢是慢了點,但總算是到了,而且到的正是時候。

大家都打得累了,日軍雖說圍著對手一陣好打,但打了一整天卻也沒能把人家怎麽著,反倒自己焦頭爛額,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快到極限了。

而明軍雖說頑強抵抗,可怎麽說也算是被人埋伏圍毆了一整天,基本上就快崩潰了。

所以,當小早川隆景他們看到楊元的時候,一下子驚呆了,誤以為明軍的大部隊援軍來了,李如松他們看到楊元的時候,則如同看到了親人,一下子士氣高漲,大有掉過頭來反咬日本人一口的架勢。

但終究是忍住了,他知道,這是咬不得的。

畢竟到底多少人,李如松自己還是心知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