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貳 第十二章 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第3/4頁)

這是德川家康說的。

渡海的大軍有十五萬人左右,分成九個軍團。

現在,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九個軍團的大致情況,並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軍團長。

第一軍團,總共一萬八千七百人,軍團長叫小西行長,此人亦是這場戰爭的先鋒兼任總指揮。

行長不是武士出身,他們家原先是做藥材生意的,比較少見的是,他還是一個天主教徒,並且有個教名叫做奧古斯都。

因為家庭出身,使得行長對於糧草計算、金錢調配等工作非常上手,但行軍打仗,則完全是個門外漢。

不僅如此,整個第一軍團除了行長外,還有五名輔佐的副將大名,分別是宗義智、松浦鎮信、有馬晴信、大村喜前和五島純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不會打仗的,但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在戰國時代,都跟朝鮮有著或多或少的貿易往來。

之所以將這群門外漢編在一起,組成軍團之首,顯然是為了考慮今後能夠方便地殖民朝鮮而已。

這也是證明秀吉只準備打朝鮮,而沒打算動中國的證據之一。因為九個軍團裏,沒有哪個軍團的軍團長或是部隊長是精通中文的。

第二軍團,總共兩萬兩千八百人。軍團長是賤嶽七本槍之一的加藤清正;此外還有副將一人,叫做鍋島直茂。

這兩個人是屬於比較能打的,特別是鍋島直茂。在戰國時代,他作為九州豪強龍造寺家的家臣,數次輔佐家主龍造寺隆信擊退來犯的另一家九州諸侯大友家侵略勢力,在元龜元年(公元1570年)四月,曾以五千寡兵夜襲大友家六萬人,並且取得了殲滅兩千人的戰績,轟動了整個九州島。

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加藤清正跟小西行長的領地相鄰,同時也是一對大冤家。

第三軍團,總共一萬一千人,軍團長叫黑田長政,他爹是黑田官兵衛,早在豐臣還姓羽柴的那時候,便是秀吉麾下著名軍師了,和另一名天才智將竹中半兵衛並稱為“天下的兩兵衛”。

而就謀略和器量而言,長政完全不能和他爹相提並論。

第四軍團,共計一萬四千人,軍團長是一個叫做毛利勝信的人。這個人在當時屬於名不見經傳,雖說是尾張出身,擔任過秀吉的側近,但是軍功卻鮮有耳聞。之所以讓他擔任軍團長,那真是不得已,因為原定的那個軍團長遲到了,當大家高唱軍歌準備出發的時候,他還在自己的領國內處理家務。

這位遲到的仁兄名字叫島津義弘,薩摩的大名。

第五軍團總計兩萬五千人,軍團長是賤嶽七本槍之首的福島正則。在這個軍團中,副將比較多,總共有六名,分別是蜂須賀家政、戶田勝隆、長宗我部元親、生駒親正和來島通之、通總父子。

簡單評述的話,那就是除了福島正則本人和長宗我部元親,其他的人基本上都不怎麽能打。

第六軍團共一萬五千七百人,是整個征朝九軍團中將領平均水平最高的一個。總大將是號稱“日本戰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的兒子小早川隆景。這位小早川隆景,因為被他爹送給了中國(日本中部地區)豪族小早川家當養子,所以才改姓了小早川。

雖說隆景打仗還沒到百戰百勝、爐火純青的地步,但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而且這人還擁有極強的水戰、外交以及洞察能力,堪稱是戰國時代難得一見的人才。

此外,六軍團還有副將一名,叫做立花宗茂。此人是整個征朝日軍中,僅有的兩個屬於“很能打”級別的大名將領之一。

立花宗茂,原名高橋統虎,是九州大友家猛將高橋紹運的兒子。立花這個姓,是因為他後來做了立花道雪的女婿兼養子後改的。

他的養父立花道雪,也是一位戰國時代的傳奇人物。此人一生征戰無數,卻從未有過一敗,幾乎比“傳說中的軍神”上杉謙信還要上杉謙信,更不可思議的是,道雪還是下半身癱瘓的。

這個癱瘓是他自己搞的。道雪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走在路上恰逢雷陣雨,望著一聲接著一聲的雷鳴,一道接著一道的閃電,他突發奇想,打算用手中的刀將這閃電給劈斷了試試。

說幹就幹,道雪來到一處空曠地帶,看準了一道閃電便將早已拔出的武士刀高高舉了起來……

或許是運氣好,遭到了雷劈的道雪並沒有喪生,僅僅是下半身癱瘓而已。所以從此以後,打仗的時候他就坐在一塊木板上,由數人扛著沖入戰陣中親臨指揮,倒也無往不勝。

比起養父來,宗茂本人則從小就展現出了一種神童般的天賦。他的身子骨特別強壯,而且據說4歲的時候就跟普通的8歲孩子一樣了,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劍道,不久之後便異常精通,往往能將十二三歲的大孩子打得滿街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