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貳 第十章 王直與日本:明朝海盜傳奇(第4/5頁)

正在眾人心生疑惑,都在猜疑這人是誰的時候,來人卻蹲下了身子,伸出手指,在沙灘上寫下四個漢字:大明五峰。

五峰這個名字,簡單而言就是王直的代號,在日本九州島那一片,往往比他的真名更有知名度。

所以種子島惠時連忙行禮說久仰久仰,王直也趕忙還禮說哪裏哪裏。

寒暄過後雙方進入正題,王直告訴惠時,自己的這幾艘船是商船,裝的都是西洋玩意兒,準備去長崎販賣,沒想到從南往北走的時候碰上了風暴,擱淺了。

至於那幾個長相怪異的家夥,也不是什麽妖魔鬼怪,而都是南蠻人,來自葡國。

當時日本習慣把西洋各國稱為南蠻,葡國就是葡萄牙。

“既是如此,就請不必客氣。在敝處多住些時日,需要修復船只也可盡管開口。”種子島惠時在聽說了他們的情況後表現得很熱情,還專門安排了家臣西村織部負責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

於是這幫外國人就在種子島上住了下來。

幾天後,船修好了,風浪也過了,那就該繼續走路做生意去了。

臨走之前,興許是覺得麻煩人家那麽幾天有些不好意思,所以那幾個葡萄牙人決定給點什麽以示感謝。

只見他們從船艙裏拿出兩根色澤黝黑的鐵杆遞了過來,那鐵杆後邊是個小角度彎曲的手把,前邊是個中空的的鐵管,模樣和它的主人一樣古怪。

“這是要做些什麽?”惠時不解地問道。

“此物在我大明國被稱之為火龍槍。只要填上火藥和彈丸,扣動扳機,無需高超武技,即使是婦孺也可輕易殺傷敵人。”王直從葡萄牙人手中拿過其中一根邊比劃邊說著,“就像這樣倒入火藥、鉛丸,用下邊的小棒捅進去……”

他說著單手托起槍托的前半部,身子微微傾斜,瞄住遠處二十步開外一塊巨大礁石的隆起部位。隨著扣動扳機的機械聲,眾人只聽見“砰”的巨響,面前一陣灰煙飄過。再看那塊礁石,原先隆起的位置,現在只留下一塊剛剛暴露出來的青灰色傷痕。種子島的人們不禁瞠目結舌,連見多識廣的惠時也整個人愣在了一邊。

“怎麽樣,東西不錯吧?”王直問道。

種子島惠時點頭表示不錯。

“閣下要嗎?”

薩摩那地方挺窮的,因為土地質量不好的關系,同樣大小的土地,收成只有日本其他地方的六成左右。所以種子島惠時小聲問,要多少錢。

王直表示,既然你款待了我們那麽久,我們再擡你的價也實在是顯得不夠意思,多少錢你隨便開,這邊絕沒二話,哪怕你就說一文錢,只要拿出那枚銅板,兩支槍連著火藥子彈你拿走,沒事兒。

種子島惠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大概想了約有五分鐘,他開口了:“黃金千兩一杆,如何?”

王直頓時傻了,他之所以會說價格你隨便開,其實等於就是想把這兩杆槍送給對方,結果沒想到居然會有這種結果,一時間他本人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我留你們,本是盡地主之誼的分內之事。”種子島惠時說道,“所以也並沒有什麽收取謝禮的打算,你這兩杆東西,我是真心想要,故而才平心估價,倒不是我錢多,只不過若是給少了,實在是有愧這麽好的東西。”

王直無話可說,當場拍板成交。

這就是著名的“鐵炮傳來事件”。

鐵炮被傳入日本之後,很快就在列島掀起了一股軍事革命,這種武器被大量仿制改良然後投入到戰爭中,因為其不容置疑的殺傷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改變了戰國時代的歷史進程,甚至連後來整個亞洲的局勢也因此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或許是連王直本人都未必能想得到的吧。

同時讓他沒想到的,還有自己的命運。

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四月,胡宗憲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監察禦史,總督南直隸、浙、福等處軍務,負責東南沿海的抗倭重任。和前幾任大不相同的是,胡宗憲上台之後,一改之前以剿為主的抗倭政策,搞起了寬撫和勸降。

對象有且只有一個,那便是王直。

曾有幕僚質疑,說我們當年費了那麽大工夫都沒能把他怎麽樣,現在卻叫他來投降,這可能嗎?

胡宗憲點點頭,表示此人必然來降。

原因是胡宗憲明白,王直骨子裏其實還是一個商人,即便是被大家喚作海賊王,可說良心話,自打出道以來,這人幾乎就沒幹過燒殺搶掠的海賊勾當。他的唯一夢想就是做生意賺大錢,雖然是自稱“徽王”,可真要說他想鐵了心和大明朝對抗似乎也不太現實,因為真要打起來,王直耗費多年心血積累下來的巨大財富,必定會毀於戰火,這絕非是他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