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貳 第三章 和風壓倒唐風(第2/7頁)

一般來講,那些在外面當土豪都快成精了的地方一霸,基本上都和朝廷中的某位甚至某幾位大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要麽是親戚,要麽是利益均沾,所以菅原道真得罪了他們,其實就等於是得罪了跟自己同朝為官的那群同僚。

不過他也不怕,來文的,自己是文神;來武的,自己能射一手百發百中的好箭。誰怕誰啊?

而朝中大臣們也知道這人是個油鹽不進、文武雙全,而且還得上皇寵信的高手,因此也不跟他明著硬拼,而是采取了迂回戰術——罷工。

從寬平十年(公元898年)起,但凡菅原道真主持的高級幹部政治會議,總會有人缺席,而且人數越來越多,一開始還只有兩三個,好歹也請假,可到了後來幹脆是一缺一大幫,並且連招呼都不打,說不來就不來。每回開會,道真的面前只有兩排坐墊——當時的日本還沒有椅子。

而那些不出席會議的家夥,則幾乎都清一色地聚攏在了藤原時平的周圍,並且還希望他帶個頭,利用藤原家在朝中多年積累下來的威望和實力,幹掉菅原道真。

藤原時平的回答是:OK。

後世一般認為,藤原時平說好的原因是他代表了舊貴族的利益,出於一種誓死捍衛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反動階級立場,而仇恨著革命派菅原道真,並且欲除之而後快。

這是大錯特錯的。

藤原時平和菅原道真之間,既無私怨,也無公仇。

時平的弟弟,也就是藤原北家的當主藤原忠平,和菅原道真的關系非常好。不僅如此,因為藤原時平本身也是個文藝小青年,所以對文神道真的敬仰之情,在當時也是相當公開的。

此外,就政治觀點來看,時平實際上跟道真一樣,也是改革派,同時也是一個認為日本想要發展就必須脫離大唐影響的去唐論者,而且兩者都認為,改革要從最根本的方面入手。

唯一的不同點在於,道真概念裏的根本,是國家的制度;而時平則認為,所謂根本,是文化。他的意思是,要想徹底改變一個國家,必須先從文化入手。同理,要想徹底改變日本,就必須得先用本土文化將那已經根深蒂固的唐文化印記替換掉。

藤原時平的確是理智的。

只可惜菅原道真不這麽看,眼看著自己懷揣多年的強國夢離實現還差那麽一步,他決定咬緊牙關跟藤原時平死磕到底。

對此藤原時平倒也無所謂,畢竟是藤原基經的長子,學不來自家老爹那一套呼風喚雨,但整幾個人還是手拿把攥的。

兩人的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

菅原道真有個女兒叫菅原寧子,嫁給了宇多上皇的第三皇子齊世親王,作為嶽父的道真,當然希望自己的姑爺能越出息越好——最好哪天能繼承大統,當上天皇。

這本來是一個人皆有之的美好願望,但藤原時平卻密奏醍醐天皇,稱權大納言菅原道真圖謀不軌,意圖以強硬的手段迫使皇上您立齊世親王為皇太弟,以便將來謀權篡位。

天下的皇帝其實都一樣的,對於這種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皇位的事情,向來奉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醍醐天皇當機立斷就作出了決定:驅逐道真。

昌泰四年(公元901年),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天皇突然下旨,撤去了菅原道真權大納言一職,同時下令將其下放至大宰府,任權大宰帥一職。

聖旨下達後的第五天,菅原道真壯志未酬人先走,離開了平安京,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他再也沒能回來,兩年後,中年失意的道真在左遷之地大宰府郁郁而終,享年58歲。

臨終之前,望著漫天的白雪,菅原道真留下了自己的辭世詩:盈城溢郭幾梅花,猶是風光早歲華;雁足黏將疑繁帛,烏頭點著思歸家。

光是讀著,就能感受到那滿滿的思鄉悲情。

算了,那麽哀傷的話題就此打住吧,來說點歡樂的科普小知識——大宰府。

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上一部就有提過,系位於九州北部的重要行政機構,主要作用是穩定九州島,監視朝鮮半島乃至中國的動向。同時也有傳聞稱,那地方就是當年邪馬台國的王城。

這些其實都無所謂,我現在要說的,是大宰府的正確表達方式。

因為數千年來一直都有人(包括日本人)習慣把“大宰府”寫成或讀成“太宰府”,所以及時做一下科普是很有必要的。

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宰府就是大宰府,沒有任何異議,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人性中懶散粗心那一面的逐漸暴露,卻說在某年某月某位不知名的學者把“大”寫成了“太”,由於不過是一點之差而且也並無太大影響,以至於大夥都並不在意,於是此先河一開,便被後世以訛傳訛,盡管有正經人士有心撥亂反正,堅持正確寫法,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稱其為“太宰府”。根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公元10世紀(公元900年),日本關於大宰府的記載共有25處,其中用“大”字的8處,大太並用的4處,用太的13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