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四章 鑒真和尚的六次“偷渡”(第2/5頁)

所以眾弟子認為,於公於私,去日本都不是一個明智的想法。

其中,有個叫祥彥的說道:“日本實在太遠,路途也太艱難,真要去的話,那簡直是九死一生,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去冒那個險。”

這種事一般有了個開頭接下來也就好說話了,繼祥彥之後,大夥你一言我一語地七嘴八舌了起來,但不管怎麽說,宗旨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老師放棄去日本的念頭。

鑒真只是靜靜地看著眾人,微笑著,一句話也不說。

等所有人發現沒得好說了又重歸安靜之後,他才緩緩地開口道:“既然大家都不願意去,那麽就算了吧。”

弟子們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那就貧僧一個人去吧。”

說這話的時候,鑒真仍是一臉的微笑,但眼睛裏卻閃爍著看起來很帥氣的堅毅光芒。

這天會議結束時,全場四十名弟子全都表了態,異口同聲地表示願意同師傅一同前往日本。

一場偷渡計劃就此開始了,再怎麽樣唐玄宗也不可能讓一個寺的和尚都出國啊,更何況鑒真還是整個江南地區的佛教領袖。

天寶七年(公元743年),鑒真率弟子二十一人,日本留學僧四人,以去天台山考察為名,拿了當朝宰相李林甫的從兄弟李林宗的介紹信,在揚州打造了一艘出海大船,本來一切都準備停當了,結果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且說在偷渡隊伍裏,有兩個弟子,一個叫道航,一個叫如海,道航跟如海開玩笑,說你修行不夠,不太適合去日本。

本來這真的是一句說著玩的話,但沒想到如海當真了,氣急敗壞之下就跑到衙門檢舉揭發,說自己師父鑒真勾結海賊,想要攻打揚州城。

因為鑒真怎麽說也是佛門名人,所以這番胡言亂語當地的知縣大人是肯定不會信的,不過聽說老和尚造了一艘出海大船,便還是過來探個究竟,這一探自然就露了餡,於是鑒真的第一次東渡日本計劃也只能擱淺了。

不過他並不灰心。

第二年(公元744年)一月,鑒真花錢買了一艘二手的軍用船,然後雇傭了八十個壯勞力,一番準備之後便帶著十七名弟子第二次乘船出海了。

結果還沒開出長江口就碰上了大浪,把船給打漏水了。

不得已之下,一夥人只好上岸找人修理,好不容易把船給弄好再度出發了,卻沒想到又在海面上遇到了狂風,這次船倒是沒沉,但卻被吹到了舟山群島,整整輾轉折騰了五六天,才又重新回到了浙江本省的海面上,剛剛想重整旗鼓繼續一路向東,結果迎面開來了一艘巡邏兵船,只聽得上面的人喊了一嗓子:“你們是幹嗎的?”於是這一次的東渡又失敗了。

好在兵船上的人久仰鑒真大名,所以並沒有以偷渡罪將其法辦,只是把他們送去了寧波的阿育王寺安頓。

本來鑒真是想在阿育王寺待兩天之後馬上接著出發的,但沒想到浙江的老百姓一聽說大明寺的鑒真方丈來了,於是便四方八裏地跑來圍觀,甚至連安徽河南等地的信徒也不遠千裏而來,只為一睹高僧風采。

這樣一弄當然就不好出海了,老和尚只能留在阿育王寺開壇講經,一直到天寶四年(公元745年)開春,才有了準備第三次出海的工夫。

不過這一次的計劃才剛剛開始準備就宣告流產了,原因是阿育王寺的和尚們擔心此時已經快要六十歲的鑒真這麽來回折騰身體受不了,所以提前通知了官府,把老和尚給攔在了寺裏。

第四次跟第三次的遭遇差不多,還是在同年,鑒真帶著三十多個徒弟從阿育王寺出發準備從福建走海路去日本,然後還沒出浙江就被官兵攔住了,原因是鑒真的弟子靈佑擔心師父年紀大了,長途跋涉會有危險,苦勸官府前往阻攔。

一連四次失敗,雖然鑒真仍是沒有絲毫放棄的打算,不過因為兩三年裏出海四次實在太招搖,故而他決定先低調地在揚州過幾年安生日子,等風頭過了,官府不再惦記他的時候,再去日本。

這風頭一避就是三年,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六月二十八日,鑒真率僧人十四名,水手三十五名,自福建出海,開始了第五次東渡。

為了避免像之前那幾次被風浪打沉船只這樣的情況,一夥人先跑去了舟山群島待機,一直在那裏待到了當年十一月才重新出發。但沒想到的是仍舊碰上強風,一船人在海上漂了整整十四天才看到陸地,等上岸之後,驀然發現自己已經漂到了海南島。

四次東渡四次失敗但仍不改初衷的鑒真,在第五次失敗後,終於動搖了。

不過他並非是灰心喪氣後悔東渡,而是因為海南島離天竺很近,所以鑒真一度懷疑這是不是佛祖在暗中指點,要他去佛教的發源地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