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章 中日初戰白村江(第4/13頁)

於是蘇我入鹿當時就覺得不太對了,還沒念完他就叫了停:“石川麻呂大人,你今天這是怎麽了?”

蘇我石川麻呂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努力擠出一絲笑容:“離王上太近,有點緊張。”

入鹿更加奇怪了:“你身為重臣面見王上乃是家常便飯,怎麽平時不見你緊張?”

石川麻呂無言以對,只好努力地接著擠笑,然後口齒不清地表示自己今天早飯沒吃,餓得慌。

就在兩人僵持的時候,中臣鐮足突然從埋伏的地方跳了出來,大喝一聲:“蘇我入鹿,你家著火了!”

趁著入鹿莫名其妙的那一刹那,鐮足彎弓搭箭,拉滿了弦然後一發射去。

沒射中。

只好再喝一聲:“動手!”

之前壓力山大的佐伯連子麻呂這時候已經緩過勁兒來了,於是應聲而出,沖上前去對著蘇我入鹿就是一刀,正中其肩膀,接著又是一刀,砍中了大腿,入鹿當場撲倒在地。

瞬間明白過來的他朝著女王的寶座奮力匍匐爬去,並且發出了歇斯底裏的一聲大喊:“王上,為何如此?”

這時的寶皇女驚得臉都已經扭曲了,嘴巴一張一合可就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她也想知道為何如此。

“蘇我入鹿意篡國謀反,圖謀不軌!”眼看大功將成入鹿必死無疑了,一直躲在後面的中大兄王子也走了出來,“王上,我們今天將為國除害!”

“絕無此事!請王上聖斷!”蘇我入鹿趴在地上大喊道。

中臣鐮足揮了揮手,佐伯連子麻呂上前一步,對著蘇我入鹿的脖子揮下了第三刀……

緊接著,知道大勢已去的蘇我蝦夷在圍捕大軍前來砸門之前,於家中放火自焚。

因為公元645年是乙巳年,所以史稱“乙巳之變”。

蘇我入鹿之死讓寶皇女大為震撼,同時也以為這幫人下一個目標是自己,所以當即就宣布要退位,並表示準備把寶座讓給中大兄王子。

旨意傳到王子那兒之後,中大兄當時就喜滋滋地準備穿紅戴綠地走馬上任了,但卻被聞訊趕來的中臣鐮足一把攔住。

雖說這家夥不是個東西,但腦子確實很好使,正如南淵請安說的那樣,蘇我入鹿即便是真有謀反之意,那也該和女王事先溝通之後再行殺戮,哪有一聲不吭直接在大王跟前把輔國大臣當場殺死的道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謀反呢,更何況蘇我入鹿也就是為人囂張跋扈了一點,做事心狠手辣了一些,真要說他謀反,那純屬莫須有。

所以乙巳之變的本質實際上就是中臣鐮足和中大兄王子等人一起發動的一場武裝政變,並且把女王給逼得退了位。如果這個時候中大兄王子再去當大王,那將沒有任何懸念地成為眾矢之的,用不了多時就會遭到不測,而身為王子的左右手中臣鐮足,自然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因為本書主要說的是中日交往史而不是日本古代史,所以對於蘇我家在日本歷史上的貢獻和重要性以及蘇我入鹿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就不費過多的筆墨了。唯獨想多一句嘴的是,雖然今天在各種日本歷史相關的圖書資料上我們所看到的蘇我家的形象都是相當的寒磣,但實際上這種觀點是明治維新之後才興起的,在明治之前的史學界,對於蘇我氏,至少對蘇我入鹿的評價,都是相當高的,反倒是中臣鐮足,大家普遍都覺得這廝不咋地。

再說那中大兄王子,雖然當不成大王心有不甘,但還是聽從了鐮足的話,推辭了女王的讓位,並且還和中臣鐮足一起舉薦了輕王子為下一任大王。

這是一個看起來相當莫名其妙的決定,以至於後世為此還產生了乙巳之變的幕後主使是輕王子的說法,但事實上只要稍微想想就會明白,輕王子是最合適的人選。

因為當時具備足夠人氣威望的王位候選人只有三個:一個是中大兄,一個是輕王子,還有一個是古人大兄。中大兄率先排除,那麽古人大兄又如何呢?

別忘了,他是蘇我入鹿的朋友,你中臣鐮足要敢讓他當大王那就等著有一天他反攻倒算為友報仇吧。

所以剩下的,只能是輕王子了。

要說這輕王子真是個聰明人,讓他做大王的旨意剛到,他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然後表示了婉拒。

不但婉拒,還附奏折一份,裏面說古人大兄王子德才兼備,在下推薦他當大王。

中臣鐮足知道後當時就想哭了,連忙跑去王宮求爺爺告奶奶地請寶皇女再下一道旨意,二請輕王子出山當大王。

輕王子仍是婉拒,仍是推薦了古人中大兄。

在心裏罵了無數遍之後,中臣鐮足仍是只能裝孫子,不僅求女王,又親自拜訪了一趟輕王子,跪求他行行好,當個大王混兩年吧。

三揖三讓之後,輕王子終於點了頭,然後於當年的七月十四日登上王位,史稱孝德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