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九章 又一次國書事件:高表仁訪日(第5/7頁)

當然,這終歸是謠言罷了。

岡本宮的大火到底是哪路英雄豪傑放的,至今已然成了千古之謎,但事實是山背大兄王在蘇我蝦夷罷朝之後,顯得非常高興,先是在自己家裏賞月喝酒吟詩作賦,接著又暗地裏頻頻派人跟蘇我蝦夷取得聯系,甚至還相約一起曠工出去打獵,一時間,兩人的關系變得非常密切。

種種跡象表明,身上流著蘇我家血液的大兄王打算在蘇我蝦夷的幫助下,取代舒明天皇。

只是屋漏偏逢連日雨,大火之後,一場多年不遇的旱災席卷日本,緊跟其後的便是大面積饑荒。第二年(公元637年),蝦夷又發生了動亂。於是無論是舒明天皇還是蘇我蝦夷都顧不上爭權奪位了,大家紛紛救災的救災、平叛的平叛,好不容易等忙得差不多了,誰知舒明天皇也病倒了。

公元641年10月,他駕崩在了飛鳥的百濟宮。

臨死之前,他留下遺詔一封,將王位傳給了他老婆寶皇女,史稱皇極天皇。

於是山背大兄王跟蘇我蝦夷的美好計劃就此全部落空,但他們卻並不死心,尤其是蘇我蝦夷,老頭子一把年紀了卻仍是壯志不減當年,一直念念不忘要成大業。

也不知道是皇天不負有心人還是皇天被有心人的執念給弄煩了,反正沒過多久,那機會就來了。

話說就在皇極天皇繼位的當年,日本又發生了一次極罕見的幹旱,一連幾個月滴雨不下,這在生產力極為落後的日本幾乎是致命的天災,弄得不好就會寸草不生然後餓殍遍野,最後國家崩潰。

就在這危急時刻,蘇我蝦夷橫空出世,上奏寶皇女,表示自己盡管年紀很大連路都走不穩了,但仍願意為了國家社稷豁出一條老命——搭高台,焚黃紙,親自祈禱以求天降甘露。

這是看起來相當稀松平常,其實卻異常兇險的一招。

在講邪馬台卑彌呼那會兒就已經說過了:中國的皇帝是打出來的,而日本的天皇是拜出來的。

這話是認真的。所以在中國,歷朝歷代看得最要緊的就是兵權,生怕你擁兵自重然後黃袍加身,而與此相對的,在日本的上古時代,也就是各方面都相當落後的那些年,朝廷看得最重的,是神權。

什麽叫神權?說白了就是行使神法的權利,具體講來包括和神交流,替神行道,為神代言,以及求神辦事。

很明顯,求天降雨也是神權的一種。

想必你會說中國的皇帝也很看重神權,不然皇帝也不會叫天子,聖旨也不會叫奉天承運,皇上也不會去祭天等等,這些東西在中國純粹是搞形式,表面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可在當年的日本,卻正好相反——統治者,尤其是大王或天皇,時常需要通過呼風喚雨這種行為來證明自己是奉天承運的統治者。

這就是一衣帶水的兄弟倆之間的差別之一了。

問天也好,問神也罷,這都是天皇,或者說大王的專利,你蘇我蝦夷再狠再大,不過是人臣,屬於人類,現在居然想越俎代庖地跟身為半神的大王搶生意,說白了就是在挑戰王權和神權,挑戰剛剛即位不久的寶皇女。

其實蘇我蝦夷的用意也正在這裏。

他就是想挑戰一下初來乍到的女王,只要把雨求來,那麽就等於昭告天下,他蘇我蝦夷同樣有神力,甚至還比寶皇女厲害,只要能給全日本造成這樣的印象,那麽以後蘇我家想做什麽事情也就方便多了。

但有個前提,就是得把雨求來。

朝廷對於蘇我蝦夷求雨一事並未作任何幹涉,或許是知道幹涉了也沒用,於是在這一年七月二十五日,蝦夷正式登台,上躥下跳一連蹦跶了好幾天,但除了期間稍微有過一兩次時長不超過半小時的小雨之外,便再無收獲了。

七月三十日,年近花甲的蘇我蝦夷實在是跳不動大神了,故而只能撒手收工,承認失敗。

八月一日,幾乎是早就料到有此結局的寶皇女在宮裏搭台求雨。

當日,大雨傾盆,並持續了數日。

到底是天皇家真有這個能力還是純粹的巧合我們不得而知,上面這些都是書上記的,日期都有,總之此事的本質就是寶皇女狠狠地抽了想要挑戰她權威的蘇我蝦夷一巴掌。

鞏固了王權以及神權之後,女王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和寺院並且發布各種政令,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回在做這些事之前,寶皇女並未和蘇我蝦夷有過任何商量與溝通。

對於多年來一直掌握著國家實際統治權的蝦夷來講,這簡直是一種羞辱。

所以他和山背大兄王走得更近了。

說起來這兩位要篡權謀國一事其實早就成了司馬昭之心,故而寶皇女也理所當然地做好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準備。

具體說來是找盟友,被女王看上的是蘇我入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