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三章 邪馬台:倭國統一的雛形(第4/6頁)

故而這次見面並沒有出現什麽飆淚、哭號之類的場面,而是完全沉浸在了一片靜靜的微笑之中。

一與微笑著說,禾鹿君,這次訪問魏國要辛苦你們了。

禾鹿微笑著回道,不辛苦,一與大人您也要自己注意身體,這天眼瞅著就要入秋入冬了,自己多穿點。

會見自始於微笑,亦在微笑中圓滿結束。

至於那微笑背後還藏著些什麽,我們不得而知,也不想去知。

總之,上路吧。

只是這一路上真可謂是多災多難,船才出了海,便碰上了意外:也不知道是誰當了可恥的叛徒,邪馬台使節團的行蹤居然讓狗奴國給知道了,於是狗奴王特派一支軍隊也坐著船殺將過來,打算把邪馬台人截殺在海上。

因為是使節團,而且誰也沒想到會碰上這種事情,所以邪馬台的船上並沒有安置多少隨行的護衛,面對強敵,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逃走——劃著船逃走。

在經過一陣激烈的追逐之後,邪馬台這邊被射傷了好幾個,但總算是擺脫了對方,並且安全抵達了帶方郡。隨後,一行人和他們的前輩一樣,自帶方走陸路,到達了洛陽城。

對於禾鹿而言,這次旅途除了肩上擔著的外交重任外,更多的則是一種心靈上的震撼。

在魏國,他第一次看到了耕田的牛;第一次看到拉車的馬;第一次知道,原來動物除了吃肉扒皮之外,還能為人所用。

在魏國,他第一次看到黃河,當他看到奔騰而來的河浪、一望無際的河面以及聽到巨大的潮聲時,禾鹿驚訝得連表情都扭曲了:“這……真的只是一條河?”

“嗯,這叫黃河,是魏國最大的河。”老外交家難升米熟門熟路地介紹道。

而在進入洛陽城,尤其是洛陽皇城之後,那更是一場視覺革命了。

望著比邪馬台國王宮更大得多的皇城,禾鹿甚至覺得腳下踩的青石板都是一種奢侈物品。

午飯時間,當魏國的接待人員端上了一盤盤冒著熱氣的美味時,禾鹿立刻十指亂動,撲了上去,但卻被難升米給一把攔住:“在這裏吃東西,不能用手。”

一邊說著一邊還遞上了兩根小木棍:“這叫筷子,有教養的人都用這個。”

難升米應該是日本史上第一個接觸筷子的人,而這次出使魏國,也得以讓筷子這東西,被帶到了日本。

吃過飯,魏國又準備了華麗萬分的歌舞表演。

這簡直是一個神一般的國度啊。

我想,這不光是禾鹿的想法,其實也應該是那個時代所有來過中國的日本人的想法。

吃好玩好之後,一行人終於見到了曹芳。

當時是魏正始六年(公元245年),曹芳正好十六歲,故而難升米他們一般背地裏稱其為“少帝”。

少帝看著眼前的日本人,顯得非常客氣,表示你們跋山涉水遠道而來,實在是辛苦了,如果沒有別的事情,那就先回驛館歇息著吧,要想談家國大事,明天找大將軍商量去。

大將軍就是曹爽,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他是曹真的兒子,後來被司馬懿給坑死了。曹叡在臨死之前,將曹芳托孤給了曹爽,所以當時魏國的軍政大權,基本都被他給一把抓在了手上,而司馬懿眼下還只能暫時靠邊涼快。

第二天,難升米帶著禾鹿等一行人去拜會了曹爽。大將軍對於日本人的態度倒也非常溫和,寒暄過後便直截了當地問道,你們來幹啥?

難升米說我邪馬台自從受了大魏的封王之後,一直都把魏國大皇帝當做舉國上下的真命天子,卑彌呼大人更是每天都會遙拜西方,為皇帝陛下祈福,本來倒也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可沒想到現如今南邊的那狗奴忒不是玩意兒,仗著兵強馬壯就整天來欺負人,眼瞅著我們邪馬台聯邦是幹不過他了,只能請萬能的大魏帝國想點法子,幫幫我們吧。

曹爽問你打算讓我們怎麽幫?

難升米說你看著幫。

曹爽說好,那這事就交給我們吧。

要說魏國還是很夠意思的,言而有信,駟馬難追。在日本使節團回國後不久,曹芳便下了一道聖旨,賜難升米黃幢一面。所謂黃幢,就是魏國的軍旗。這玩意兒雖說從實際價值上來看,確實不如金銀珠寶,但卻意義重大。

什麽人才能用魏國的軍旗?當然是魏國的軍人。

既然給了難升米一面魏國軍旗,那就等於是告訴狗奴,這是我們魏國的人,要想動,先想想怎麽跟我們大魏交代吧。

之後,曹芳又派出塞曹掾史張政去了一趟日本。

“塞曹掾史”用今天的話來講,可以通俗地被認為是國家對外事務辦公室主任。

張政首先抵達邪馬台,跟卑彌呼見了面。在會見過程中,張政指出,雖然魏倭兩國國情和制度不同,但始終互相理解、支持、尊重,大魏朝廷非常重視對倭友好關系,始終堅持邪馬台才是倭國正統這一原則,在涉及倭國核心利益的重大原則上,向來堅定地支持邪馬台聯邦,並且我大魏從來主張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是我曹家小弟,所以現在你們有難,我們絕對不會坐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