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三章 邪馬台:倭國統一的雛形(第3/6頁)

人長得不高的原因,多半是和當地的住民很少攝入動物蛋白有關,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飲食習慣的緣故,邪馬台人的身體都非常健康,平均壽命也很長,活到八九十歲的老人十分多,甚至還有百歲高壽的,讓魏國使者驚嘆不已。

此外,魏國人還發現,在邪馬台,無論男女老少,都愛喝酒,但酒量又似乎普遍不高,小酌幾杯便能醉得東倒西歪。

總之,在魏國使者們的眼裏,邪馬台是一個相當不錯且非常值得交往的國家,窮一點、落後一點都沒關系,這年頭誰還不是從板磚木棍時代摸爬滾打過來的呢。

所以在回到洛陽之後,使者們毫無例外地向曹芳、司馬懿以及曹爽三人表示,邪馬台人有仁有義,還很懂禮節,所以聯倭抗吳這條國策,是一個可持續下去的好計劃。

事實上,正如魏國人所評價的那樣,邪馬台國確實非常知禮節。由於在兩國之間一來一往的兩次互訪中,魏國賜予了邪馬台很多禮物,尤其是第二次,除了數量和質量遠超第一次的那些絲綢珠寶金銀等財寶外,甚至連一與的禮物都準備了——木質的兔子玩具一個——所以心懷感激的卑彌呼想到了投桃報李、禮尚往來等一系列類似的中國成語,打算再度派遣使者赴魏訪問,以表答謝。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邪馬台使者伊聲耆、掖邪狗等八人赴洛陽面見曹芳,得大量賞賜,其中掖邪狗還被封為中郎將。

值得一提的是,在伊聲耆、掖邪狗這次出訪的禮單中,邪馬台國除去像以前一樣送了生口之外,還多了一樣稍微拿得出手的東西:倭錦,即日本自制的絲綢。

這就證明,中國的絲制技術,已經被傳到了日本。

就在這幫人回來之後沒多久,新一輪的訪魏活動又在卑彌呼的腦海中醞釀起來了。

雖說在常人看來這種由倭國發起的頻繁交往實在是有些騙賞錢的嫌疑,但其實卑彌呼心裏最明白,此時此刻,有著遠比一切金銀財寶更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性命。

狗奴國又殺過來了。

在得知魏國使者到訪邪馬台的消息之後,狗奴王明白自己之前想等著雙方關系淡化之後再動手的計劃鐵定是泡湯了,所以他當機立斷,又作出了一個新的決定,那就是先下手為強,在最短的時間內火速滅掉邪馬台,瓦解各部聯盟,獨霸倭國。待到把這鍋生米煮成熟飯之後,再派使者去魏國,要求他們封自己做唯一的倭王,反正對方想要的不過是聯倭抗吳,至於聯合倭的哪個部落,想來應該是不會太在乎的。

所以在魏國使者回國之後不久,狗奴便發動了極為猛烈的進攻,在他們強大的戰鬥力下,邪馬台聯盟失地丟城,節節敗退,雖然靠著人多勢眾才勉強穩住陣腳,可任誰都知道,若要長期這麽打下去,那全邦滅亡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答謝為名,行求援之實就顯得十分必要了,而且因為此次訪問事關重大,故而卑彌呼決定把首席使者的重任再度交給在當年曾在魏國上下好評如潮的老牌外交官——難升米。

對此,難升米大人表示義不容辭,但唯有一個條件希望女王答應。

卑彌呼的台詞很老套,她表示你盡管講,只要我能辦到,莫說一件,就連十件百件都照樣依你。

“我要禾鹿隨我同去。”難升米說道。

卑彌呼遲疑了一下——她是在琢磨這禾鹿究竟是誰,幾秒鐘後才想起來,原來是一與的哥哥。

在當年去接一與上卑彌呼那兒的時候,禾鹿拼死奪妹給難升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轉眼當年的小正太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小夥,難升米覺得這家夥要是留在家裏種田未免有些可惜,好好加以培養興許能成大器,於是便打算利用出訪魏國的機會讓他出趟遠門長長見識,同時也是一種磨煉。

這怎麽說也是女王身邊最貼近的侍女一與的親哥哥,所以卑彌呼當然不會拒絕。在臨行之前,老太太還做了一件特有人情味兒的事情。

前面已經說過了,一旦進了卑彌呼的家,就意味著從此要把人生奉獻給神靈,便得斬斷原來的一切因緣,但考慮到這種事情不太現實,人畢竟是人,總有七情六欲七姑六婆,所以女王大人在召見禾鹿委任他為訪魏使者的同時,還特地給了一個讓他見妹妹的機會。

當時的一與已經九歲,在那個女子十二三歲談婚論嫁,十四五歲做人親娘的時代,也算是個大姑娘了。在卑彌呼的悉心指導下,她除了法力不斷增強之外,為人性格方面亦趨於成熟,在和時隔五年未曾見面的兄長四目相對的時候,依然保持著一份從容和淡定。

而禾鹿也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攔路搶妹的小男生了,此時此刻,他的身份已是訪魏使者,算是國家重臣,當然也得有一份該有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