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三章 邪馬台:倭國統一的雛形(第2/6頁)

根據法律規定,每當有人違法亂紀的時候,如果罪行比較輕,那麽一般就罰沒老婆,即把你的老婆充歸國有,給卑彌呼大人當奴婢,數量根據你的罪行輕重來定。如果是重罪,重到罰光你所有老婆都不足以抵罪的時候,就會把你拉出去砍頭,再重一點的,就牽連宗族一塊兒去死。這點倒是和中國挺像。

因為物資匱乏技術落後,所以邪馬台人的吃穿住行看著都很寒酸。

吃方面,主食是稻米,配菜是蔬菜和魚,其中蔬菜一般是生食的。因為魏國人在對馬島上已經見識到了生吃貝肉的景象,故而對此也就見怪不怪了。

邪馬台人吃東西普遍用手,包括女王卑彌呼在內皆是如此,但也有極個別會用筷子的,比如那位曾經出訪過魏國的難升米。

穿的話通常是麻衣,很少有棉的,絲綢什麽的就更別說了,而且衣服的做法也非常不考究,男的通常就圍個下身,女的則是把一整張麻布攤開,當中挖一個洞,往脖子上這麽一套就算完事了,量體裁衣之類的程序通通不要,特省事。

在住這方面,邪馬台人擁有著足以讓我們今天大多數人都羨慕嫉妒恨的優越——只要是成年男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哪裏有空地你就往哪裏蓋,一切都是你的自由。

當然,房子一般就是木頭骨架上面蓋點草,不抗地震不抗台風,但怎麽著也是獨棟建築,原始人在這方面還是挺有福利可言的。

至於“行”那就不說了,連馬都沒有,當然基本靠走,條件好的話還能有個轎子,自然,說是轎子,可實際上也就是一塊木板四個人扛著走,跟擔架沒甚區別。

此外,邪馬台的一些宗教習慣也讓魏國使者感到了莫大的驚訝。

在那裏,占蔔什麽的通常手段倒是和中國如出一轍,都是燒骨頭看裂紋以辨兇吉,但還有一個特色卻是中國從來不曾有過的,那便是“持衰”。

所謂持衰,指的是某一個不特定的人,由卑彌呼親自用法力篩選出來,每當國中有大事,就會先派這個持衰坐船出海;同時,這個人在航行期間,不能梳頭,不能洗漱,衣服也必須是破破爛爛,長滿跳蚤。如果能夠平安到達預定的目的地再安然無恙地回來,那麽就說明是吉兆,便賞賜他財物,然後按計劃行事;若是一去不復返死在那茫茫大海裏了,則說明是兇兆,趕緊罷手為好。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假如這個持衰雖說回來了,可卻是屬於那種船沉了或者遭遇風暴被刮回岸邊之類的僥幸生還,那麽就對不起了,這個卦象叫“持衰不謹”,就是說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兇,但還有能將其挽回成吉的機會。

那麽該如何挽回呢?很簡單,把那個持衰砍死就行了。

以上,便是邪馬台國的一些基本情況,與此同時,對於那裏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一些相關秩序,魏國使者也做了一番比較詳細的考察,最終得出了相當不錯的評價。

估計是怕自己的老婆被罰抄沒收,所以那地方的治安特別好,很少有人去偷去搶。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冒出來義正詞嚴地說上一句:“邪馬台的治安之所以好,是因為他們窮,窮得沒東西可供偷搶了。”

邪馬台窮嗎?在論窮富之前,你得先弄明白這麽一件事,那就是所謂窮富,其實都是相對的。邪馬台相對於魏國、吳國和蜀國而言確實窮,可你若要真的打算就此論定這是一個窮得除了碗裏的飯再無一件身外物什的叮當響的國度,卻也不是那麽一回事。

魏國人發現,邪馬台國有市場,而且覆蓋率挺高,換言之,這地方其實是有可以用來做交易的剩余物資存在的,同時也有貨幣。

不光有市場,就連經濟秩序也建立了起來。比如為了控制物價,卑彌呼就特地設置了專門的機構,安排了專門的人手,用來管理市場,以防價格出現狂飆或是暴跌等惡意操控現象。

同時,在這個國家,開始漸漸地出現了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他們的房子比起普通老百姓的來要考究很多,堪稱豪宅,不過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特權階層,先當了卑彌呼手下的大官,然後再以權謀私,變成了有錢人。

邪馬台的老百姓對當官的必須要絕對服從,比如農民在路上碰見了官員,就得立刻趴下身子,滾到一旁,用蹲著或是跪著的方式打招呼,當官員問起話的時候,百姓則一定要雙手觸地,並且大聲回話。

在最後,魏國使者們還對邪馬台國以及周邊地區的住民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觀察。這個國家的人民身高普遍不高,平均成年男子也就三四尺而已。漢代的度量衡和現在差別甚大,你千萬不要以為關雲長身高九尺就是超過姚明了,其實漢朝的一尺大抵等於如今的23厘米,換算下來,當時邪馬台人的身高連一米都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