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編 現代史 第八章 復辟之役和護法之戰(第2/2頁)

孫中山就職後,以陳炯明為陸軍總長,兼粵軍總司令。是年六月至九月間,陳炯明平定廣西。八月十日,國會通過北伐請願案。孫中山在桂林,籌備北伐。十一年,四月,中山將大本營移設韶關。陳炯明辭職,走惠州。中山命其辦理兩廣軍務,肅清土匪。五月,北伐軍分三路入江西。六月二日,徐世昌辭職。曹錕等十五省督軍電請黎元洪復位。元洪復電說:

諸公所以推元洪者,謂其能統一也,毋亦症結固別有在乎?症結惟何,督軍制之召亂而已。督軍諸公,如果力求統一,即請俯聽芻言,立釋兵柄。上至巡閱,下至護軍,皆刻日解職,待元洪於都門之下,共籌國是。微特變形易貌之總司令,不能存留;即欲劃分軍區,擴充疆域,變形易貌之巡閱使,亦當杜絕。

旋以各督軍、巡閱使,先後來電,均表贊同,於十一日先行入都,十三日,撤消六年六月十二日解散國會之令。國會於八月一日開會。宣言系繼六年第二期常會。而浙督盧永祥又通電說河間代理期滿,即系黃陂(pí)法定任期終了。注931廣州國會,亦通電否認。孫中山則宣言:

直軍諸將,應將所部半數,由政府改為工兵。其余留待與全國軍隊,同時以次改編。如能履行此項條件,本大總統當立飭全國罷兵。若惟知假借名義,以塗飾耳目,本大總統深念以前禍亂,由於姑息養奸,決為國民一掃兇殘,務使護法戡亂之主張,完全貫徹。

這時候,在廣西的粵軍,先後返粵。六月十五日,圍攻總統府。聲言要求孫總統實踐與徐同退的宣言,孫中山避居軍艦。旋由香港赴上海。陳炯明復出任粵軍總司令。北伐軍回攻,不克。粵軍退入福建,滇軍退入廣西。十月,徐樹錚在延平設建國軍政制置府。通電擁戴段祺瑞、孫中山為領袖人物。粵軍退福建的,合駐延平的王永泉旅,攻入福州。徐樹錚旋出走。北政府命長江上遊總司令孫傳芳入福建。是歲歲杪(miǎo),在廣西的滇、桂軍聲討陳炯明。廣東軍隊,亦有響應的。陳炯明再走惠州。十二年,二月,中山返粵,以大元帥名義,主持軍務。

護法的始末,大略如此,至國民政府成立,而後風雲一變。

【注釋】

注924 革命軍興,各省主持軍務的,均稱都督。袁世凱時,改為將軍。護國軍興,獨立省份,復稱都督。黎元洪繼任後,將軍、都督,均改稱督軍。

注925 張勛走入荷蘭使館。清帝仍居宮中。至十三年,馮玉祥軍隊回京,乃於十一月五日,勒令出宮。並修改《優待條件》,取消皇帝尊號。

注926 元帥二人。選唐繼堯、陸榮廷為之。軍政府設外交、內政、財政、陸軍、海軍、交通六部。

注927 若執行約法上大總統的職權,則以“代理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務的資格”行之。

注928 中山外為唐紹儀、唐繼堯、伍廷芳、林葆懌(yì)、陸榮廷、岑春煊。

注929 邊防軍即參戰軍所改,臨時又改為定國軍。參看下章。

注930 時正值華盛頓會議開會,山東問題在會外解決之際,參看下章。

注931 馮國璋,河間人。黎元洪,黃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