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明朝vs日本、明朝vs荷蘭、明朝vs英國、明朝vs西班牙(第2/8頁)

韋麻郎臨走時將銅炮、炮彈和荷蘭特產贈給沈有容,沈有容只留下炮彈和銅炮,其余一概奉還,真是不殺而威,不令而行呀!人們在澎湖立石碑永久紀念此事,上書:“沈有容諭退紅毛韋麻郎等”。這塊碑在今天仍然存在,作為中華民族的光榮載入史冊。

荷蘭的戰艦“舟長二十余丈、高數丈,雙底。木厚二尺有咫,外鋈金錮之。四桅,桅三接,左右兩檣列銃,銃大十數圍,皆銅鑄;中具鐵彈丸,重數十斤,船遇之立粉”,作戰能力十分強。而這時福建水師的戰船卻多是商船與漁船改造的,雖有五十艘之多,但未必穩操勝券。所以沈有容能夠兵不血刃逼荷蘭人退兵也是難能可貴的,或者說也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荷蘭人走了,日本人又來了,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在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通過琉球致書明朝,要求恢復貿易,否則他將“令日本西海道九國數萬之軍進寇於大明,大明數十州鄰於日本者,必有近憂矣”。但由於琉球並未將此等無禮的文件傳達,所以明廷不知此事。

德川家康一看,你不理我,那老子我就自己來了,他給村山等安頒發了“高砂國渡航船朱印狀”(當時日本稱台灣為高砂國),並派給他三千士兵,委任他侵略台灣。

村山等安派遣自己的兒子村山秋安率領著十一艘戰船從長崎出發,但艦隊在途中遭遇風暴,船隊漂散,一部分騷擾閩浙沿海;一部分去了越南貿易;明石道友所率的三艘船雖然到達了台灣北部,其中一艘小船上的日本兵倉促登陸,被台灣土著民圍攻,打打不過,突圍突不出去,最後這些日本兵集體高喊著“天皇陛下萬歲”而剖腹自殺。明石道友手下三艘船變成了兩艘,他率領兩艘船流竄至福建海面,燒殺搶掠,於五月來到浙江東沙島(不是南海上的東沙島)。福建巡撫黃承玄派董伯起前去偵察,董伯起雖然化裝成漁人,但被明石道友看出來了,於是明石道友拿刀逼他,問:“說!你是幹什麽來的?”董伯起騙他說:“我軍門知道你來犯,已經造好五百艘戰艦等著你呢,我們的艦隊馬上就要到了!”明石道友還真實在,他信了,於是率船隊撤回日本,但沒放走董伯起,以便將他作為與福建政府談判的籌碼。

此後五年時間,不知道村山等安去忙什麽了,反正是杳無音信,直到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明石道友奉村山等安之命,以送回董伯起為名,攜帶禮物及上明朝表章來到福建王崎澳,要求恢復通商。福建巡撫黃承玄命沈有容跟日本人交涉,當時明石道友在交涉時沒佩刀,沈有容問:“你為何不佩刀?”明石道友答道:“不敢。”沈有容親自取來一把太刀給他配上,明石道友感激涕零,因為佩刀畢竟是武士的象征。明石道友此前聽說過沈有容在台灣大破日本海軍的事,加之被沈有容鎮住了,沒敢提別的,放了董伯起後就回船上了。

明石道友還未離開,日本人桃煙門又率領三艘戰船、倭寇百余人進犯浙江,擊沉了浙江的一艘明軍兵船。他們在駛進東沙白犬澳時,觸礁擱淺,於是日本人就在岸邊蓋房子,打算長期盤踞。福建巡撫黃承玄得到消息後,將此事交給沈有容負責。沈有容率兵三路圍困,用大炮猛轟,焚毀了倭寇的房舍與積聚,但倭寇依然拼死頑抗。

把總何承亮要進攻,沈有容說:“倭寇困獸猶鬥,很難讓其投降,這一帶多礁石,我軍如硬攻,很容易損失戰艦。不如誘敵出戰,將敵人擒獲。”

隨後他派精通日語的王居華前往勸說日本人,王居華用日語說:“你們日本人的命就在須臾之間,如果你們沒有冒犯我大明的罪過,把事情講清楚,或許還能有一線生路,不然的話,你們必死無疑!要知道,明石道友都已經受招撫了。”桃煙門聽後,有些猶豫。次日,有倭寇率三艘船前來救援,三艘船都被沈有容擊沉。

桃煙門見突圍無望,就說:“只要有明石道友的書信來讓我投降,我就聽他的。”沈有容於是讓明石道友寫信,明石道友也聽話,他寫了書信交給了沈有容,桃煙門等人見了明石道友的書信,便投降了。

時人董應舉聽聞沈有容這次擊敗倭寇的消息後,嘆息道:“東沙之役,某生六十一矣,未見有此不傷一卒、不折半矢、不糜鬥糧、不曠時日,去如振葉、歸若系豚,捷速而完,功難而易;就使俞(俞大猷)、戚(戚繼光)再生,亦當首肯矣。”

1620年,由於努爾哈赤的強大,東北形勢吃緊,沈有容被調任山東副總兵,以防努爾哈赤從遼東半島跨海侵略山東。遼東民眾有乘船從努爾哈赤占區逃亡山東的,沈有容都派人接應,共三萬四千人得到接應。沈有容在登州結識了戚繼光的長子戚柞國,當時戚柞國正在編輯《戚少保年譜耆編》,但年譜完成後,戚柞國等無力將其刊行,幸而得到了沈有容的資助,使得此書出版,今天我們所知的戚繼光的赫赫功業賴此書得以保存。1624年沈有容因病而辭官回鄉,三年後因病去世,享年七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