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努爾哈赤死亡調查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戰敗。七個月後的八月二十日,努爾哈赤駕崩。現在主流的一種說法認為,努爾哈赤是在寧遠之戰中因被紅夷大炮擊中,受重傷而死,那麽真相是這樣嗎?

張岱《石匱書後集》記載:“炮過處,打死北騎無算,並及黃龍幕,傷一裨王,北騎謂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屍,號哭奔去。”這本書說有一個後金的王重傷,但沒說是誰。

遼東經略高第奏報:“奴賊(努爾哈赤)攻寧遠,炮斃一大頭目,用紅布包裹,眾賊擡去。”被火炮炸死的大頭目是誰,沒明說,不知道。

朝鮮人李星齡的《春坡堂日月錄》,記載了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受重傷。據該書記載,朝鮮譯官韓瑗隨使團來明時,碰巧與袁崇煥相見,袁崇煥很喜歡他,第一次寧遠之戰時曾把他帶在身邊,於是韓瑗得以親眼目擊第一次寧遠之戰的全過程。此戰結束後,袁崇煥曾經派遣使臣帶著禮物前往後金營寨與努爾哈赤見面,無非是勝利者的嘚瑟,來嘲諷失敗者,使者說:“老將(努爾哈赤)橫行天下久矣,今日見敗於小子(袁崇煥),豈其數耶?”

“努爾哈赤先已重傷,及是具禮物及名馬回謝,請借再戰之期,因懣恚而斃雲。”

這條史料明確記載努爾哈赤是在寧遠之戰中受了重傷,並由於寧遠兵敗,精神上也受到很大的打擊,最終抑郁而終。

朝鮮申錫愚《入燕記》記載:

世傳袁經略(袁崇煥)之守此城(寧遠)也,我使浮海入朝,泊於海口,登陸抵城下。經略傳言開門。我使入現,軍中方演雜劇,一少年倚人肩而觀場,即經略也。使臣暗嘆曰:“大敵相拒,乃使如此少年督師耶?”留幾日,城中忽戒嚴,蓋敵至也。我譯因幹入謁,門士露刃而立。入門,軍校列侍經略,發氣滿容,英威肅肅,不敢仰視。俄命軍校一人出視敵,須臾,又命一人出,侍立者次第受命出,惟兩校捧劍而立左右。居頃之,忽有大聲震天,經略測遠鏡照見騎白馬者,跳騰於黑煙紅焰中而去。愕然呼曰:老酋逸矣。仍使人持羊酒勞曰:慎勿更來。清太祖忿恚嘔血雲。我使始知預埋紅夷炮於城外,覘敵來陣,從地道引線,火發地坼,虜騎如掀灸墜。

這段話說,寧遠大戰時,一聲巨響後,袁崇煥拿起望遠鏡看到一個騎白馬的人(騎白馬的不只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還可以是努爾哈赤),在黑煙與紅色的火焰中“跳騰”了一下,然後跑了,袁崇煥說:“老賊跑了!”之後袁崇煥派人去拿著酒來見努爾哈赤,說:“你們今後永遠別再來了!”努爾哈赤就被氣得吐血了。事後筆者知道,此前是把紅夷大炮埋設在城外,等敵人來後,通過地道埋設的引線,努爾哈赤踩上就炸了。總之,朝鮮人的說法是:努爾哈赤踩地雷上了。

朝鮮人金景善《燕轅直指》記載:

世傳袁崇煥守寧遠城,清太祖引兵襲之時,我國譯官適過此,入見袁公,公積書萬卷,靜坐一室,城中皆寂然。夜深一小將入白事,公點頭而已。引我譯上小樓,拓窗俯瞰,少頃,城外炮聲如雷,無數清兵飄騰於煙焰之中。蓋預埋地雷炮於城外,敵至而發也。翌日,公登城臨視,嘆曰:“殺人此多,吾不免乎!”清太祖僅以身免,與十余騎逸走。公使人送羊酒慰之曰:“後勿更來。”已而悔曰:“人之冒硝藥氣者,飲酒則死,吾之送酒有若誘人致死,非義也。令追還而不及。”清太祖果憤恚至此,嘔血而殂。

這段記載中,袁崇煥就有諸葛亮空城計時的範兒了,袁崇煥在萬卷書齋中靜坐,夜晚一個小將前來報告事情,袁崇煥只是點頭而已。然後袁崇煥帶著筆者來到小樓,打開窗戶俯瞰城外,少頃,城外炮聲如雷,無數後金軍隊被炸死。原來是袁崇煥事先埋設了地雷。努爾哈赤僅以身免,帶著十幾個騎兵跑了。第二天,袁崇煥派人去拿著酒來見努爾哈赤,說:“你們今後永遠別再來了!”努爾哈赤就被氣得吐血了。不久,袁崇煥就後悔了,說:“人在冒炮火硝煙氣時,喝酒就死,我給他送酒而把他害死,是不義。”然後袁崇煥派人去追酒,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沒幾天就傳來努爾哈赤死亡的消息。

關於努爾哈赤在寧遠被炸死,只有這三條史料,那麽這三條史料可信嗎?這可都是朝鮮人記載的,而他們筆下的歷史……朝鮮人的史料記載疑點多多。

疑點一:既然朝鮮人都知道努爾哈赤“先已重傷”,那麽守衛寧遠的最高統帥袁崇煥就應更加清楚,何況袁崇煥還曾派遣使臣前往後金營中察看過。如果努爾哈赤確實身負重傷,這當然是袁崇煥的特大功勞,也是明軍的重大勝利,不僅袁崇煥本人,而且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將對此事大書特書,以便激勵軍民的士氣。但是,無論是袁崇煥本人報告寧遠大捷的折奏,還是朝廷表彰袁崇煥的聖旨,抑或朝臣祝賀袁崇煥寧遠大捷的奏疏,其中都只字不提努爾哈赤受傷之事,只是說敵軍有一個重要人物受傷了。疑點二:努爾哈赤戰敗於寧遠,是天啟六年正月(1626年),至八月二十日死,其間七個月時間努爾哈赤是在養病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