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專制主義時代(1648—1815年)

三十年戰爭後,德意志各領地相較於帝國的政治地位提高了。雖然各領地仍然沒有完整的主權,但領主們已經代替德意志帝國皇帝,成為政治活動中的關鍵人物了。從17世紀中期至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倒台後的拿破侖統治下,德意志國土上的政治模式極其獨特多元。神聖羅馬帝國不再是中央政權發展的積極政治手段或潛在基礎。相反,其持續的司法功能和相對消極的政治保護使許多較小的政治單元幸存下來。如果沒有這樣的大背景,這些碎片一樣的小領地很容易被鄰近的大公國吞並。從帝國的整體來看,這就是德意志的所謂“小邦主義”體制,德語稱Kleinstaaterei。有人因此認為,比起17世紀末至18世紀日益強大的西歐國家(尤其是英國和法國),德國更像是一個狹隘、落後的小國。從整體來看,帝國中央權力衰退。隨之而來的卻是地方相對高的集權傾向。小邦國裏的領主通過削減下層階級的權力以獲取更多的實權。統治者還希望擺脫議會、莊園等任何可以代表人民(或至少人民中的一部分)一方的影響。在這所謂的“專制主義時代”中,不管成功與否,許多領主都努力獲取更大的權力:他們建立常備軍隊;設立地方行政機構,用收稅來供應軍隊;從領地管理中獲利。與此相關的是領地內部社會政治結構的變化:獨立的封建貴族成為對宮廷趨之若鶩的貴族;自信的富人成為體制附屬的官僚;由於強調順從和奴性,市民成了臣民。有人又因此認為,這些發展對德國的政治文化產生了長期影響。

圖13 1653年在雷根斯堡召開的神聖羅馬帝國議會。1663年起,帝國議會不再是由皇帝定期召集的機構,而成為常設議會,開會地點是雷根斯堡。沃爾芬比特爾的奧古斯特大公圖書館藏。

然而,所有的概括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從政治,還是從社會和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三十年戰爭後的德國,一直到法國大革命後拿破侖戰爭時期的德國,都絕對不是停滯不前的一潭死水。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莫過於勃蘭登堡_普魯士的崛起。普魯士在18世紀中期成為奧地利的有力競爭者,並最終在19世紀手握“小德意志”的控制權,將奧地利排除在外。這個時期德意志的文化成就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音樂、文學、哲學領域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德意志人民的文化修養和辭令水平也提高了。即使是在著名的“力量”(Macht)與“精神”(Geist)的分野中,背後蘊含的哲理也十分深刻,絕非“不關心政治的德國人”這樣簡單而又令人輕信的概括。獨特的德國啟蒙運動(Aufklärung),對世俗領主的態度是支持而非批評,並在世俗統治下前進和發展,這也是所謂的“開明專制”(enlightened absolutism)。

拿破侖戰爭時期的侵略使得法國大革命對德意志產生了巨大影響,但絕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將昏昏欲睡的德國迅速推入19世紀的現代世界的助推器。18世紀德國自身的活力不應該因其模式與其他歐洲國家如此不同就被徹底忽視,更不該馬後炮地認為統一的民族國家是歷史發展的終極目標,從而無視18世紀德國的一系列變化。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德國的變化,部分是其自身引發的,而後來由於法國的侵占,又在各個領域產生了驚人的影響。

圖14 維爾茨堡官邸,建於1720—1744年,由巴塔薩·諾伊曼(Balthasar Neumann)設計。出處:Johannes Arndt, Deutsche Kunst der Barockzeit(Leipzig: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