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與戰爭的影響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代表了帝國內部兩股勢力的相互妥協:新教徒(所有不同教派)和天主教徒;皇帝的野心和帝國諸侯的權力。和約還試圖在歐洲國家之間找到權力的平衡點。但當德意志的事務基本塵埃落定時,法國和西班牙的矛盾卻仍在繼續。再者,由於法國和瑞典是帝國憲法的保證人,兩國都有幹涉德意志內部事務的權力。盡管如此,《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在1806年帝國倒台前一直是其基本憲法,是帝國公法和政治生活的標準。

在明斯特和奧斯納布呂克達成的條約構成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大量條款。法國獲得了阿爾薩斯的部分地區,雖然這部分地區與帝國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復雜程度令法國紅衣主教馬薩林[1]都困惑不已,成為德法世代爭執之地。獨立的洛林公國就沒有那麽幸運了,這時它的去向並未明確,而且,戰爭又在這片土地上持續了很多年。瑞典在德國北部獲得了不少土地,包括西波美拉尼亞(western Pomerania,東波美拉尼亞給了勃蘭登堡)。不過,瑞典在這個地區的勢力卻引發了後續與俄羅斯和波蘭的沖突。瑞典曾憑借這部分地區領主的身份置身於德意志諸侯之列,而17世紀晚期變得孱弱的瑞典卻無法繼續在德意志維持其地位。勃蘭登堡、薩克森和梅克倫堡均得到了一些土地。為了牽制瑞典和奧地利,法國支持勃蘭登堡成為德國北部的“第三股力量”。和約中還提到了瑞士和荷蘭,承認了二者的獨立地位,由此澄清了之前它們在德意志的模糊地位。但直到1648年1月,西班牙才正式承認了尼德蘭聯邦[2]的獨立。

地圖3.2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後的德國版圖

歸還教產的敕令在大部分地區以1618年為準,此前已經掌握在諸侯手中的教產不用歸還,而哈布斯堡世襲領地內的狀況卻有所不同:白山戰役後安置於波希米亞的天主教新貴族保留其教產不動。“教產留置”的權力也擴展到了新教主教區。加爾文教派也獲得了這個權力,但其他教派並沒有。德國西部和南部的許多領地給予宗教少數派一定程度的容忍,但在奧地利只能信仰天主教。信仰的統一和維也納的穩固統治使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實力得到了增強。而《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所建立起來的宗教邊界直到二戰引發的人口變動才遭到破壞。

和約標志著德意志在政教分離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很明顯,當矛盾爆發時,宗教與政治利益並不總是一致的:比起嚴格堅持宗教信仰,封建領主和諸侯有時更熱衷於抵抗帝王的野心。在之後歐洲發生的沖突中,對權力平衡的考慮比宗教上潛在的盟友或敵人更為重要。貪財的士兵無論如何都不會關心他們在為誰而戰,他們只關心自己有沒有報酬;而農民則完全不關心是誰的軍隊毀壞他們的莊稼、燒毀他們的房屋或強奸村裏的女人。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1648年也標志著宗教改革時代的結束。在各個領地中,隨著權力的集中化和行政化,早前以宗教和文化來區分陣營的方式也變得不再重要了。

封建領主的權力大幅加強,包括進行單獨結盟並獨立行使外交權(所有聯盟不可直接對抗皇帝的規定成為沒有的條款)。領主們雖沒有獲得完全的自治權,但在領地內獲得了至高的權力(Landeshoheit),並在帝國議會上有權對特定事務(國防、法律和稅收)進行集體表決,皇帝不可幹涉。特別是一些中等規模的領地得到了增強。巴伐利亞獲得了選舉投票權,這使得選帝侯中天主教占有了明顯的優勢,同時得到了上普法爾茨領地,預示著巴伐利亞的地位在17世紀將顯著上升。勃蘭登堡和薩克森邦國的實力也得到了增強。雖然三十年戰爭讓哈布斯堡對波希米亞的控制變得更加牢固,更為強大的奧地利也能從其財富和資源中獲益,但由於其他邦國的領地擴大、政治上也更為鞏固,因此,哈布斯堡作為德意志皇室,其權威反而變得更加脆弱了。

戰爭對德意志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如何呢?人們錯誤地認為戰爭給德意志帶來的是遍地荒蕪、死亡和破壞。在沒有翔實可靠的數據之前,我們很難得出結論。但有幾點是很明確的。不管從時間還是空間的角度上來說,戰爭的影響都是多樣的。一些地區遭受的苦難要比其他地區多得多,不同地區受到的影響也取決於戰爭的不同時期。比起平均情況,“重災區”的研究反映的情況反而更為詳盡。這些重災區大約分布在西南部到東北部的一條狹長地帶上。不過,就算有了這些基礎,歷史學家對準確數值還是無法統一意見。據施泰因貝格(H. S.Steinberg)估計,如果全國人口有變化的話,也是從1600年的1500萬到1700萬左右,增加到1650年的1600萬到1800萬。這個觀點普遍受到質疑。但就算大家都認為人口減少了,也仍對減少的幅度爭論不休。傑弗裏·帕克(Geoffrey Parker)認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人口從1618年的2000萬,減少到了1648年的1600萬到1700萬,減少了20%左右。而魯道夫·菲爾豪斯(Rudolf Vierhaus)則認為,是從1500萬至1600萬減少到了1000萬。如果把範圍縮小到一些個別區域,情況恐怕就嚴重多了。受害嚴重的地區人口減少多達2/3。例如,符騰堡在1622年大約有44.5萬人,1634年略微下降至41.5萬人,但在接下來的5年內,減少了3/4的人口,在1639年只剩下了9.7萬人。德意志的一些地區減少了1/3到2/3的人口,而其他地區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對於人口減少的原因,歷史學家們的解釋也各不相同。最厲害的殺手毫無疑問是傷寒、瘟疫、性病等傳染病,它們隨著軍隊的移動而傳播開來。由於當時的人們普遍營養不良、抵抗力低下,一些常見的疾病,如流感,可能更為致命。戰爭時期還有大量境內人口的遷移,比如農村居民為了尋求庇護,不時地往城鎮逃跑。農村人口減少了大約45%—50%,而城市人口減少了25%—30%。戰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建築物、牲畜遭到了毀壞,無報酬的軍隊四處掠奪,用於防止敵人軍隊利用土地的“焦土政策”,這一切都對本來就搖搖欲墜的自給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