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吳蜀軍事同盟

孫權稱帝雖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政治上算是一件大事,對蜀漢來說也是一道難題。

如果蜀漢跟著反對,那麽與孫吳的聯盟關系將再次動搖,現在要北伐曹魏又離不開孫吳的支持;如果不反對,又是一件很尷尬的事。稱帝後孫權派使臣到蜀漢告知相關情況,並表示今後將繼續維護孫劉聯盟,同時尊吳、蜀兩位皇帝。

從理論上說蜀漢是劉漢的延續,視天下為一統,討伐曹魏正是因為“皇綱失統”,所以不能承認孫吳政權。而且,蜀漢大多數人認為和孫吳繼續交往下去已沒有太大作用,當初孫吳內外皆不穩定,需要蜀漢的支持才不得已結盟,現在孫吳的局勢越來越穩定,孫權稱帝後主動向曹魏出兵的意願將大為降低,所以不少蜀漢人士建議應該表明立場,公開與孫吳斷絕盟友關系。

孫吳和蜀漢這一對盟友的確有太多的糾結,有時團結如一人,同仇敵愾;有時又是殺紅了眼的仇人,恩怨無解。關羽被殺、先帝兵敗,蜀漢內部有一股仇視孫吳的力量,雖然前一階段雙方的關系有所緩和,但大家的氣一直在憋著,需要找個發泄口。

孫權稱帝眼看將成為不滿情緒的發泄口,如果是那樣將正中曹魏的下懷。看到這種情況,在漢中的諸葛亮感到很著急。人是感性的,政治和外交卻必須理性,只靠蜀漢自己的力量很難完成滅魏大業,只能聯合孫吳,利用吳魏之間的矛盾推動北伐事業的完成。從大局出發,孫劉聯盟不僅不能斷,而且還要強化。

為統一大家的思想,諸葛亮寫了一篇文章闡述與孫吳斷絕盟約的損害。孫權稱帝問題的核心是名分,正如孔子說的“天無二日,地無二王”,但這樣的理論問題一旦討論起來就會沒完沒了,所以諸葛亮幹脆也把其定性為僭越之舉,避免大家爭議不休。

但理論無法完全代替現實,從現實來看孫吳對蜀漢仍然很重要,至於孫權稱帝後會不會繼續積極進取、與蜀漢一道對付曹魏,諸葛亮認為是會的,大家的顧慮大可不必。

為答謝孫吳使者來訪,諸葛亮決定派人回訪。

此次出使意義非同尋常,使臣的人選十分重要,本來鄧芝是合適人選,他與孫權不僅多次見過面,而且私交很好,孫權對他很認可。但鄧芝此時在漢中前線,任揚威將軍一職,作為趙雲的副手帶領一支人馬,趙雲剛剛去世,鄧芝離不開。

費祎也是人選之一,此次北伐他以侍中的身份改任丞相府參軍,在軍前效力,作為諸葛亮著力培養的“後備幹部”,最近諸葛亮準備改任他為中護軍,回到成都協助張裔、蔣琬的工作。最後諸葛亮決定由朝廷尚書令陳震出使孫吳,為了表示此行的隆重,諸葛亮奏請後主升陳震為九卿之一的衛尉。尚書令品秩只有六百石,衛尉品秩二千石,“級別”高得多。

出訪前陳震專程到漢中當面聽取諸葛亮的指示,諸葛亮向陳震交代了此次孫吳之行應堅持的原則和注意事項,諸葛亮還專門給大哥諸葛瑾寫了封信讓陳震帶上,信中說:“孝起這個人,為人忠誠質樸,經過時間的磨煉而更加堅定,讓他奉命敬賀吳主稱帝,溝通吳蜀雙方的關系,使雙方保持友好往來,和睦相處,對聯盟有可貴之處。”孝起,是陳震的字。

陳震率使團進入吳國邊界,諸葛瑾以孫吳大將軍的身份駐紮在公安,陳震一行路過公安時,一定會將諸葛亮的信轉呈,諸葛瑾也會對他們的行程給予關照。

過去蜀漢多次派人出使孫吳,但這一次不同,因為對方也有了正式的國號和皇帝,現在是兩國之間的交往,都說外交無小事,如何確定雙方的稱呼和交往中的禮儀,都需要謹慎對待。

陳震為此專門給沿途的吳國守將寫信,表明此行的意圖,並稱蜀漢為西國,稱孫吳為東國,稱孫權為東尊,這些外交辭令都是反復斟酌的結果,既合乎外交禮儀,又不讓自己一方尷尬,可謂用心良苦。

陳震一行順利抵達武昌,對於他們的到來,孫權給予了熱情歡迎,在此之前,蜀漢方面對自己稱帝是否承認,孫權心裏也沒有底,蜀漢使團的到來,讓孫權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陳震首先以蜀漢特使的身份祝賀孫權登基,接著根據行前諸葛丞相交代的原則與孫吳就下一步的合作進行商談,雙方談論的焦點不是名分問題,而是一旦滅掉曹魏領土該如何劃分。

這看起來雖然不現實,但又是當下最務實的事。雙方以東漢原有的13個州為標準,把曹魏占領的豫、青、徐、幽、兗、冀、並、涼州以及司隸校尉部一分為二:豫州、青州、徐州、幽州歸孫吳,兗州、冀州、並州、涼州歸蜀漢,司隸校尉部以函谷關為界,西邊歸蜀漢,東邊歸孫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