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又來了一位皇帝

石亭之戰鞏固了孫吳的長江防線,加上蜀漢在關中方向頻頻向曹魏施壓,魏軍在長江一線不得不進入守勢。

三雄爭衡天下,孫吳本來弱小,內部又有山越這個老問題,處在被擠壓的狀態,但孫權掌權至今,戰略上一直保持了主動,沒有出現重大失誤,幾次關鍵戰役都取得了勝利,現在的勢力已經超過了蜀漢,雖然比曹魏還有些不足,但也能始終保持長江防線不失。

石亭之戰後孫權的個人威望達到了頂峰,勸他稱帝的呼聲高漲起來。次年即孫吳黃武八年(229)的春天,孫吳公卿百官一齊勸孫權正尊號。

新皇帝上位本來稱“登基”,但曹丕稱帝不稱登基稱“禪讓”,以示帝位不是他硬奪的;劉備稱帝不稱登基稱“繼位”,以示他仍尊漢室,不是奪權而是繼承了漢獻帝的大位;孫權也一樣,避開“登基”這個詞而稱作“正尊號”,因為在孫吳公卿百官看來,孫權早就是皇帝,現在只是正名而已。

如同其他皇帝登基前一定會出現各種祥瑞事件一樣,此前孫吳各地紛紛報告了黃龍、鳳凰等出現,預示一個新紀元就要開始了。與此同時,興平年間在吳縣一帶流傳過的一首童謠也在社會上重新流行起來,童謠唱道:“黃金車,班蘭耳;闿昌門,出天子。”意思是:車上黃金放光,擋泥板顏色閃亮,打開西邊昌門,出來一位皇上。昌門是吳縣的西城門,為戰國時吳王夫差所築。這首童謠流行的時間正是孫策開拓江東的時候,現在這首童謠重新流傳,說明孫權稱帝的民意基礎已經具備。

這一年的4月,在曹魏、蜀漢分別立國稱帝八年之後孫權也正式在武昌城南的郊廟稱帝,成為三國時代第三位皇帝。

之前孫吳是曹魏治下的吳國,已有年號黃武,孫權稱帝後國號仍為吳,因為不是統一的王朝,故習慣上仍稱“孫吳”,年號改為黃龍。

接著,孫權以孫吳皇帝的名義向天下詔告:“漢朝享國二十四世,經歷了434年,最後行氣數終,祿祚運盡,天下率土分崩,以致讓孽臣曹丕竊取了神器,曹叡接著作亂。我孫權生於東南,志在平世,奉辭行罰,以安天下。群臣將相、州郡百城都認為漢氏已絕於天,皇帝位目前虛置,郊祀無主,根據上天的旨意,將這些祥瑞加於我,我畏天命,不得不從。希望上天保佑我吳國,永終天祿。

根據這篇文告的說法,自劉邦建立漢朝迄今共434年,而根據曹魏方面的看法漢朝在八年前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曹丕的登基文告裏說漢朝國運是426年,雙方統計上的差異反映出孫權並不承認曹魏是漢室的繼承者,這八年漢朝仍然存在,只是帝位空置。

這篇文告集中抨擊了曹魏篡奪漢室政權的違法行為,但對於蜀漢卻只字未提。蜀漢一直認為自己是漢室的延續,孫吳下一步如何處理與蜀漢的關系,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不提蜀漢,就是把這個問題先擱置起來,為後面留有余地。

孫權下詔追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母親吳氏為武烈皇後,哥哥孫策為長沙桓王,立長子孫登為皇太子。

孫權沒有馬上立皇後,他的第一位夫人是謝夫人,之後又娶了袁夫人、徐夫人、步夫人,而他最寵愛的是步夫人。步夫人不僅長得漂亮,性格也好,不妒忌,得寵於孫權。步夫人沒有兒子,給孫權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取名叫孫魯班,字大虎;小女兒取名叫孫魯育,字小虎。孫權很喜歡這兩個女兒,步夫人因此更加受寵。

孫權的長子孫登的母親地位低賤,死得也早,沒有留下姓氏,孫登從小由徐夫人養大,孫登視徐夫人為生母。但徐夫人後來不被孫權寵愛,被送回吳郡居住。鑒於廢長立幼的教訓已實在太多,孫權不敢棄孫登立其他兒子為太子,他試圖讓步夫人與孫登多接近,以培養“母子”二人的感情。步夫人每次送給孫登東西,孫登不敢推辭,但僅拜受而已。如果是徐夫人派人送東西來,孫登必先沐浴再去接受。

孫權為吳王時就已立孫登為王太子,當時孫登對父親說:“本立才有道生,要立王太子,請先立後。”孫權問他:“那你說說你母親現在在哪裏?”孫登回答:“在吳郡。”孫權聽罷,只能默然。

問題是孫吳的群臣也支持孫登的觀點,認為應該立徐夫人為王後,孫權曾試著提過立步夫人的事,結果眾人一致反對,堅持要求立徐夫人,孫權一生氣,誰都不立,王後之位一直空著。

孫權稱帝後又想立步夫人為皇後,但他知道如果提出此議群臣還會反對,所以幹脆作罷,讓皇後位子空在那裏。

為了紀念稱帝慶典和黃龍現身,孫權命人制作了一面黃龍大旗立在中軍帳,作為指揮各軍的旗幟,命老同窗胡綜作《黃龍大牙賦》昭示天下。胡綜是孫權的“大筆杆子”,這篇賦寫得很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