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王業不偏安

曹魏大敗於石亭,消息傳到漢中,諸葛亮認為這又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於是決定第二次北伐。

這段時間諸葛亮一直在漢中厲兵講武,為繼續北伐做著準備。從第一次北伐失敗的情況看,兵力不足似乎是一個問題,有人勸諸葛亮增加兵力,諸葛亮不同意:“當初我軍無論在祁山還是箕谷,人數都比敵人多,不能破賊反而為賊所破,原因不在於兵少,在於我一個人。如今我想精減兵將,明罰思過,今後能靈活變通。如果不能這樣,即使兵多又有什麽作用?從今以後,諸位要為國盡忠謀慮,要經常指出我的不當之處,那麽大事可成,賊可死,勝利指日可待!”

要增加兵力,就要加大在益州各地征兵的力度,但諸葛亮非常了解益州的實際情況,在人口總量有限的情況下,大量增兵意味著增加百姓的負擔,為這次北伐,已經臨時對征兵工作進行了調整,在常備軍八萬名員額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如果再增兵,那就超過了國力所能承受的極限。

按照諸葛亮的想法,兵不僅不能再增,還要精減兵員,在數量有限的前提下,把提高部隊戰鬥力的突破口放在加強訓練上,以此彌補自己的短板。

諸葛亮考慮到,孫吳在東線戰場得手後曹魏上下必然十分緊張,將極大地牽制魏軍主力,讓他們不敢大量向西線戰場增兵,現在再次舉兵北伐正是最佳機會。

但是年初剛從隴西敗回,不到一年又要北伐,勢必會有一些人不理解,為了統一思想、堅定決心,諸葛亮再向後主劉禪上了一份奏表,重申北伐的意義,向後主同時也向蜀漢民眾解釋又要北伐的原因。

這就是《後出師表》,在這份奏表中諸葛亮首先申明了先帝的遺志,表明不北伐沒有出路的道理,否定那種“王業偏安”的思想,認為不征伐曹賊先帝所創建的事業就會丟掉,與其坐著等待滅亡,不如去討伐敵人。

在這份奏表的最後,諸葛亮還說:“我將小心謹慎地為國家奉獻出我的一切,直到死為止。至於事業是成功還是失敗,是順利還是不順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夠預見的了!”

前一份奏表讀起來激昂熱烈,與之相比後面這一份奏表或許更重說理,因而顯得氣勢不如之前,言語之中也多了許多悲壯。這是因為,首次北伐遇挫對諸葛亮的心理勢必產生不小的影響,他更清楚地看到敵我之間力量對比上的差距,所以《後出師表》強調了困難,強調了完成先帝遺志的艱巨性,但是決心未變,理想未變,勝利的信心也未變。

仔細品讀《後出師表》,看到的是一個更加真實的諸葛亮。這份奏表中多次談到曹操一生遭遇過的失敗,似乎隱約透露出諸葛亮此時面臨的處境,雖然不會有人公開談論他的過失,但第一次北伐就以失敗而告終,他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諸葛亮希望大家理解失敗是正常的,尤其對手那麽強大。

蜀漢建興六年(228)秋天,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在路線選擇上諸葛亮進行了調整,這一回沒有再出隴西,而是兵出大散關,由此直插陳倉,該地即今陜西省寶雞市,是關中西部的門戶,也是關中通往巴蜀的樞紐。

不選擇再出祁山至少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蜀軍在隴西新敗,再去那裏大家心理上多少會有些障礙;二是隴西各郡降而復叛,曹魏再次收復後親蜀漢的勢力盡被清洗,再去不會得到之前那樣的歡迎;三是此次必須抓住戰機,趁魏軍被其他戰場拖住的機會發起突然進攻,出隴西過於遲緩。

本來,秦嶺山中有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等三條棧道通行,魏延曾建議由子午道北伐,被諸葛亮以太多冒險而否決;儻駱道年久荒廢,很難行走;褒斜道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幾個月前趙雲、鄧芝經此道撤退時把棧道全燒了,目前還來不及修復。

所以諸葛亮沒有太多的選擇,只能走大散關。

對手也清楚這一點,曹真重新收復隴西後已經料到諸葛亮再次北伐一定會走陳倉這條路線,所以事先做出了準備,派郝昭、王生守陳倉,加緊修整守城工事。郝昭字伯道,並州刺史部太原郡人,為人雄壯,年輕時就加入軍籍,多次立下戰功,從部曲督一步一步升為將軍,說起來也不是無名小卒。

曹操病逝前後武威郡發生了叛亂,武威郡太守毌丘興向金城郡太守蘇則求援,蘇則認為叛軍雖然氣勢很旺,但人心不齊,如乘機進攻,叛軍內部必然發生分裂。郝昭當時是金城駐軍將領,上面命令他原地駐防,不得西渡,郝昭根據當時的形勢做出判斷,支持蘇太守的建議,違令救援武威郡,結果把叛軍打敗。

郝昭鎮守河西地區十多年,當地漢人和外族都表示順服。在魏將中郝昭的名氣遠不如張遼、張郃,很大一個原因是他久在河西地區服役,內地知道他的人並不多,但他絕對是一名出色的職業軍人,久在軍旅、經驗豐富,敢打敢拼,又深得帶兵之道,是打仗的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