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劉備只想報仇

劉備當了皇帝,但心裏卻完全高興不起來。

劉備現在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復仇,關羽被殺已經一年多了,這個仇還沒報,他怎麽會感到高興?孫權把大本營遷到武昌,看樣子想賴在荊州不走了,這讓劉備更加憤怒。孫權在入駐武昌時發布了一道命令,讓劉備心中的怒火燃燒得更旺了:

孫權在這道命令中說:“存不忘亡,安必慮危,這是古人的教誨。從前雋不疑是漢朝的名臣,在太平年代也刀劍不離身,可見君子對於武備不能停止。現在咱們大家處於險境,和豺狼一樣的敵人在打交道,怎能輕易地疏忽而不考慮突然發生的變故?近來聽說眾將都崇尚謙虛節儉,出入不帶隨從衛兵,這不是防患於未然的舉動。保護好自己,才能安慰君王、父母,這與遭遇危險不測哪個結果更壞、哪個結果更好呢?大家應好好引以為戒,謹慎小心,務必從大局出發,以不辜負我的一片心意。”

誰是豺狼?沒有點名,但顯然指的不是曹魏。

劉備一刻都不想再等下去了,馬上東征,奪回荊州,教訓孫權!

然而此意一出立即引起了爭論,有人支持,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對。劉備決心已下,任何反對意見一概不聽。反對的人不是不同意向孫權報仇,而是認為時機不對,與孫權現在展開一場死戰在戰略上並不明智,比如趙雲就認為當前最大的敵人是曹魏而不是孫權,應該先滅曹魏,到那時孫吳不用打自會臣服。

趙雲提出,當前應該北征中原而不是東征孫權:“當前應當進圖關中,占據黃河、渭河的上遊,從那裏征討曹魏,關東義士必將響應。千萬不能把曹魏擱置起來去伐吳,一旦與孫吳交兵,不能馬上見分曉啊。”

劉備稱帝後趙雲的地位沒有提高,這事放在關羽身上肯定氣得罵娘,然後撂挑子不幹了,但趙雲沒有,仍然盡心盡責,他雖然是一員武將,但在關鍵問題上多次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位有獨立見解、遇事冷靜的高級將領。趙雲提出應該先北征中原,這個建議未必高明,但這應該只是趙雲的一個策略,目的是阻止劉備當前的東征,有些話趙雲大概沒有明說,那就是能不能打敗孫權奪回荊州呢?這恐怕是沒把握的事,但這也不能明說,所以他的話很委婉。

對趙雲的建議,劉備不接受。

偏將軍黃權也反對此時伐吳:“吳人戰鬥力很強,現在伐吳是順流而下,進攻容易撤退很難,請派我為先驅,先嘗試進攻,陛下隨後接應。”黃權認為孫吳現在實力更強大了,能不能戰勝他們確實很難說,所謂順流逆流也是個委婉的說法,真正的困難還是兩個陣營總體實力的對比,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傾舉國之力遠征無異於一場賭博,與其把寶一次全押出去,不如先嘗試一下再說。

漢中之戰黃權也出過大力,有人甚至認為他的功勞比法正還大,他現在是劉備器重的將領之一,劉備一直在刻意栽培他,但他的意見劉備也不接受。

除了趙雲、黃權,勸諫的人還有不少,劉備有點兒煩了。益州從事祭酒秦宓也來勸諫,他素以博學著稱,又精通占蔔讖緯,據他看來此時伐吳並不吉利。劉備正在煩心,聽了他的話更煩心,一氣之下就抓他當了個典型,下令把秦宓關進了監獄。至此,反對伐吳的聲音才被壓下去。

作為丞相的諸葛亮似乎沒有勸阻劉備,這有兩種可能:一是諸葛亮是贊成伐吳的;二是諸葛亮雖然反對,但礙於一些顧慮沒法說。分析一下後一種可能性更大,因為這次伐吳失敗後諸葛亮說過一段耐人尋味的話:“法正如果還活著的話,就能制止主上伐吳的行動,即使制止不了,也不會敗得如此徹底啊!”

諸葛亮是孫劉聯盟的締造者和堅定維護者,對於伐吳他應該是反對的,但反對伐吳就是反對給關羽報仇,這讓諸葛亮感到為難。這還是其次,更為重要的是,劉備陣營裏有一大批荊襄人士,荊州丟失後他們失去了在那裏的祖業,家人、親戚現在都生活在那裏,劉備要復仇,他們要“打回老家去”,這讓諸葛亮更為難。

但丞相的基本職責是匡正君王的得失,明知是一個大坑而不去諫止,不也失職了嗎?也許諸葛亮認為這場仗未必會輸吧,即使不能完全戰勝孫權、奪回荊州,至少也可以取得部分戰果,也就是他說的“必不傾危”的意思,至於後面的結局,恐怕也完全出乎諸葛亮的預料。

至於劉備,他並不是那種剛愎自用的君王,在伐吳這件事上他為何如此堅決以至於近乎偏執呢?想起來恐怕原因也是兩個:一是過於悲憤;二是有點兒自信。

孫權反目、關羽被殺、荊州全失,劉備認為這場大敗不是敗於戰場和實力,而是敗於陰謀和背叛,這樣的恨會讓人欲罷不能。孫權得手後的一系列舉動更被劉備認為是成心挑釁,劉備不能咽下這口氣。何況荊州是未來攻取北方、統一天下的基石,如果不能把荊州奪回來,他只能退縮在益州一地,戰略上失去了主動,這是劉備不願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