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裂成兩大陣營

建安十九年(214)曹操遠征孫權時有個細節,那就是在留守鄴縣的人選上曹操做出了一項令人意外的安排:曹植負責留守,曹丕隨征。

這打破了以往的慣例,更容易讓人展開聯想。曹植此時23歲,曹操在這個年齡剛好擔任頓縣令,臨行前曹操專門告誡曹植:“我當年擔任頓丘縣令,年齡也是23歲。現在回想那時的所作所為,至今沒有什麽值得後悔的。現在你也23歲了,希望你自勉!”

對曹丕來說這次隨征一定心事重重,之前他就感覺到了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信號,現在這個信號更加明顯了。曹操的確在猶豫,他不那麽喜歡曹丕,否則就不會糾結了。至於原因,除了性格還有曹丕密切交往的那些人,讓曹操心裏都感到不踏實。自開啟政治革新的進程以來,曹操覺得始終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正慢慢浮出水面,反對他的人,其實曾經也擁護過他,由於政治立場的不同,雙方很難妥協和調和,荀彧的死或許是一個標志性事件,但曹操知道事情還沒有完。

世家大族曾是本朝政壇版圖的中堅力量,近幾十年來雖然備受宦官和外戚的擠壓和迫害,但對漢室的忠誠一直矢志不改,而曹操嚴格說來並沒有出身在這個集體中,頭上反而貼著宦官後人的標簽,世家大族肯與曹操合作,擁護他、支持他,緣於曹操堅決與宦官陣營劃清界限的種種努力,緣於世家大族們想借助曹操的力量實現復興漢室的期待,但這一路且行且走,雙方發現各自的心裏其實都有著落差,眼看獻帝的年齡一天天增長,而曹操並無還政的任何表示,一部分士族出身的人心中的不滿便與日俱增。

曹操當然洞悉這一切,只是不能挑開明說而已。他最擔心的是兒子們也卷進這場紛爭中,那將是曹氏試圖建立萬世基業的噩夢,現在曹丕跟司馬懿、陳群這樣的人過從甚密,讓曹操不由得不警惕。

至於曹植,雖然不夠城府,但率直、才思敏捷的特點又讓曹操覺得很像自己。不過,廢長立幼是一個大忌,對嫡長子世襲制是一種挑戰,後果如何曹操也有些吃不準。

這段時間,曹操為立王太子的事一直糾結著。

曹操就此事私下裏征詢了很多人的意見,想聽聽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但結果仍然分歧嚴重。丁儀、丁廙兄弟倆這段時間很受曹操的重用,丁儀多次在曹操面前稱贊曹植有奇才,當他看出來曹操也有立曹植為太子的意思後,不斷給曹植出謀劃策。

丁廙也在曹操的面前使勁捧曹植:“臨菑侯天性仁孝,為人坦蕩,而且聰明過人,將來一定能成為傑出人物。他還博學淵識,文章絕倫,當今天下的賢才君子,不問少長,都願意跟隨他甚至為他而死,這實在是天佑我大魏,所以才賜給大魏這麽好的接班人!”

經他們兄弟倆一唱一和,曹操也有些心動,他問丁廙:“我確實很喜歡曹植,這個不用你來說。我想立他為嗣,你看怎麽樣?”丁廙自然毫不掩飾地支持曹植,甚至表明自己願意以死來保薦曹植,丁氏兄弟的話對曹操產生了很大影響。

除丁氏兄弟,力挺曹植的還有楊俊、邯鄲淳、孔桂等人。

楊俊是邊讓的學生,跟司馬懿等河內郡名士關系密切,他擔任丞相掾,在外地當過郡太守,職務不算太高,但素來以善於品識人物著稱,他曾經在奴仆之中提攜了王象這樣的人才。曹操為選嗣問題秘密征求大家的意見時,也問到了楊俊。楊俊雖然分別講了曹丕和曹植的優點,沒有明確說誰是繼承人,但稱贊曹植更多。

書法家邯鄲淳也支持曹植,他初次見到曹植就驚呼他為“天人”,成為曹植的忠實粉絲。邯鄲淳多次在曹操面前誇獎曹植,消息傳到曹丕那裏,讓曹丕很不高興。

在曹魏陣營裏孔桂似乎不是一個重要人物,但他一度是曹操身邊的紅人,說話很有分量。孔桂字叔林,涼州人,原是關中軍閥楊秋的手下,楊秋投降後孔桂有機會多次來鄴縣公幹,曹操見到孔桂,覺得他是個人才,就把他留了下來,給了一個騎都尉的頭銜,讓他平時隨侍在自己左右。

孔桂確實有些才能,不然曹操也不會欣賞他,但他最大的專長還在於會逢迎拍馬,他善於觀察曹操的意圖,專門挑曹操高興的時候委婉地陳述自己的建議,很多事情被曹操采納了,讓眾人對孔桂刮目相看。曹操是一個頭腦比較清醒的領導,孔桂能把曹操奉承好,確實有些手段,他之所以受到曹操的寵信,除了有些本事、會察顏觀色外,還與他的業余愛好有關,他通曉圍棋,又踢得一腳好球,而曹操是著名的圍棋高手,工作之余孔桂可以陪曹操下下棋,這種“密切聯系領導”的方式是常人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