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百日涪城大會(第3/4頁)

龐統認為葭萌不可久留,必須早日確定行動計劃,劉備讓龐統設計具體行動方案。龐統經過一番考慮,提出了三套方案:第一個方案是,悄悄選派精兵,晝夜間行,直接襲取成都,劉璋實力不強,防備力量不足,大軍如果突然發起攻擊,定然能一舉將其拿下;第二個方案是,考慮到楊懷、高沛是劉璋的大將,依仗有強兵據守白水關,聽說他們多次秘密向劉璋報告,建議把我們遣送回荊州,現在可以告訴他們,說荊州那邊有事,要回荊州救急,之後做出要回去的樣子,這二人既憚於將軍的威名,又高興將軍現在離去,必然會輕騎來見,到時候一舉將其擒拿,進而攻取成都;第三個方案是,暫不用兵,退回白帝城,與荊州相連,益州之事徐圖緩進。

這三套方案其實是上、中、下三策,劉備經過認真思考,覺得上策雖然可以出其不意地攻取成都,在軍事上是勝算最大也是最有效的方案,但是不明不白地突然反戈一擊,勢必造成極大震動,益州即使可以奪取,人心仍然無法收服,會為治理益州留下後患。至於下策,退回自己的地盤,那就等於這一年來白忙活了,退容易,再來就難了,劉璋怕是不會再請自己了,這個方案劉備根本不考慮。

劉備決定采取中策,其實這正是龐統預料之中的,之前發動突襲的建議被劉備否決,他也知道上策雖好,劉備不會采納。至於下策,說出來也只是做個陪襯,龐統的真實意圖,也是中策。

給領導提建議、做方案,要會揣摩領導的心思,把自己的真實意圖不露痕跡地隱藏起來,引導領導自己去選擇,所有聰明的下屬都會這一手。同時,幾個方案一塊提出來,領導便有了一個選擇的過程,選擇也是思考,也是創造,比單一的被動接受更容易獲得成就感。目的達到了,又讓領導享受了創造的過程。什麽叫高明?像龐統這樣聰明的下屬都懂。

中策雖然穩妥,但仍然需要時機,具體來說這出戲只有劉備和劉璋還不行,還得有曹操、孫權來聯袂出演,為此劉備還要耐心等待一下。

建安十七年(212)10月,劉備終於等來了機會。

這時,曹操率部征討孫權,目標是孫權在長江北岸的要塞濡須口。孫權有點頂不住,向劉備求援。劉備不關心孫權的死活,但他知道終於等來了機會。

接到孫權的求救,劉備即刻向劉璋寫信,信中寫道:“曹操征吳,孫權那邊快頂不住了。我和孫權是聯盟,唇齒相依。而且,曹操還派樂進在青泥進攻關羽,如不相救,關羽也危險了,樂進必然大舉進攻荊州。張魯雖然要打,但現在荊州那邊更危險。張魯畢竟是守在那裏的敵人,不足為慮。”

樂進與關羽是否有青泥之戰,沒有其他史料作為旁證,但並不證明這條信息是劉備瞎編的,為配合曹操東線戰場的行動,守在襄陽的樂進此時主動向關羽發起進攻,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不過有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嚴密防守,樂進不可能突然總攻荊州,那是劉備在誇大其詞。

劉備向劉璋提出請求,要增加一萬人馬以及相應的軍需物資,自己回荊州救急。劉璋接到劉備的來信,憤懣之情可想而知,等了一年,好吃好喝好招待,又是給人,又是給錢,血本都投進去了,沒有任何回報,現在要走人?劉璋有點後悔沒聽黃權等人的話,但現在說後悔也沒有用了。如果一氣之下與劉備翻臉,劉璋沒有這個勇氣,更沒有這個把握,劉備現在擁數萬之眾,動起手來,劉璋自覺不是對手。

可氣的是,劉備得了好處抹嘴走人不說,還再要一萬人馬及大批軍需物資,這不是欺負人嗎?但是如果不給,又讓這小子得了口實,劉璋又氣又急又犯愁,想了半天,給劉備回了封信,同意劉備先回荊州去救急,一萬人馬太多,只能湊齊四千,其他軍需物資,按照劉備所列清單一律減半供給。

應該說,劉璋還是夠意思的。

張松在成都聽到消息,急了。他不知道劉備、龐統的計策,還以為劉備真的要走,他趕緊給劉備和法正寫了密信,信中說:“眼看大事將成,為何放棄目標要回去?”按照這個情況推測,法正此時不在成都,劉璋命他和孟達率一部分人馬配合劉備的行動,此時法正應統兵在外。

張松的這個舉動,卻惹來了大禍。張松的哥哥張肅,也就是那個出使過曹操的廣漢郡太守,不知怎麽就得到了消息,他大吃一驚,害怕連累自己,就向劉璋告發了。張肅、張松雖為兄弟,但長相、性格都非常不同。張肅長得有威儀,很排場,做事穩重。張松個子矮,機敏幹練。

劉璋接到報告,壓抑許久的氣憤瞬間爆發。原來劉備早有企圖,原來張松、法正是劉備在自己身邊的臥底,原來這一切都是早就算計好的。劉璋越想越氣,下令把張松殺了。劉璋同時密令益州各地,今後重要文書不再知會劉備。劉備在葭萌聽到張松被殺的消息也無比憤怒,尤其張松之死,讓他覺得十分痛惜:“你殺了我的內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