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曹操的首席智囊(第2/2頁)

荀彧來到曹操身邊以後,曹操一改敗運,連打勝仗,在東郡一帶徹底站住了腳。而就在此時,青州刺史部的黃巾軍余部向兗州方向移動,總人數達到百余萬人,他們首先進入兗州的任城國,任城國相鄭遂被殺。消息傳來,兗州刺史劉岱決定出兵迎擊,結果竟然也被殺了。

劉岱死後兗州刺史部的8個郡國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面對來勢洶洶的黃巾軍,當務之急是推出一個有實力、有能力的領頭人帶領大家打退黃巾軍,保護地方安全,這是兗州本地官民們共同的願望。在兗州地方人士陳宮、萬潛以及曹操的老朋友鮑信等人建議和推動下,大家一商量,認為在最近跟黃巾軍、黑山軍交戰中,曹操的戰績最好,應該請他來主持大局,以保證兗州平安。

陳宮親自到東郡的東武陽拜見曹操,就這樣曹操就任了兗州牧。

曹操繼續整頓兵馬,收編了不少劉岱的舊部,實力明顯增強。黑山軍退回到太行山不再出來,對青州黃巾軍來說,袁紹、公孫瓚在他們後面也都加緊了進攻,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他們從自己的地盤上趕走。青州黃巾軍只能前進,沒有退路,再次進入兗州刺史部境內。

青州黃巾軍拿出拼死的勁頭,往日一打就跑的情況不見了,與曹軍展開了殊死拼殺,戰鬥異常激烈和殘酷。有一次,曹操率領1000多人在戰場間巡視,突然遭遇青州黃巾軍主力的攻擊,手下一下子死傷近半,不得不撤退。為鼓舞士氣,曹操親自披甲持胄,親臨一線,嚴明軍紀,明確賞罰,士氣才稍稍提高。

這場戰役中最驚險的一幕發生在壽張之戰中。壽張屬兗州刺史部的東平國,今山東省東平縣一帶,當時其附近有個新大的湖泊叫東平湖,這裏是山東、河南兩省交界處,是山東省通往中原腹地的重要通道之一。當時青州黃巾軍氣勢很盛,曹操於是決定在壽張地區設下伏兵。

擔任伏擊的部隊還沒有完全集結到位,鮑信陪同曹操去察看地形,這時與敵人倉促而遇。敵兵人多,曹操、鮑信率領部下與敵人交戰,為掩護曹操撤退,鮑信拼死力戰,最後竟然戰死了,時年41歲。鮑信的戰死是曹操的一大損失,曹操極度傷心。鮑信死後連屍首都沒有找著,曹操下令懸賞尋找,仍然沒有找到,只能讓人用木頭刻了一個鮑信的雕像來祭拜。

此戰中山陽郡巨野縣人李乾給了曹操很大支持,李乾在乘氏縣一帶聚合了好幾千人,他率眾投奔了曹操,在壽張之戰中立下功勞。曹軍日後有個名將叫李典,是李乾的侄子。

曹操這邊打得很苦,對手其實更艱難。青州黃巾軍打不過曹操,想出了“勸降”的一招,他們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們先套近乎,說曹操的政治主張與他們的太平道教義其實是一致的,然後勸曹操順應天道,不要與青州黃巾軍為敵。曹操不理,晝夜不停地發起攻擊,並不斷取得勝利,青州黃巾軍開始撤退。

青州黃巾軍向濟北國方向敗走,曹操指揮人馬追擊,青州黃巾軍沒有退路,只好請求投降。曹操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就地整編,組建了一支新的隊伍,從此“曹家軍”裏便有了一個專用名字,叫作青州兵。負責指揮他們的是鮑信的老部下於禁,他字文則,兗州刺史部泰山郡人,很早就跟隨鮑信,鮑信死後曹操把他的舊部交給於禁指揮,現在又指揮了青州兵。

此戰奠定了曹操在兗州的地位,曹操在鄄城有了自己的大本營,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把夫人和孩子接了過來。曹操的夫人卞氏以及長子曹丕、次子曹彰當時都在冀州,那裏是袁紹的地盤,這大概是讓曹操最為放心不下的事。

卞氏到鄄城後,很快又給曹操生下了第三個兒子,這就是曹植。此時曹丕六歲,曹彰三歲,曹丕日後在回憶文章中寫道,他五六歲的時候,父親曾親自教他射箭,使他從小就養成好弓馬的習慣,說的正是在鄄城的這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