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美國

在《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中,有一段來自邁克爾·威爾法爾的精彩引語。此人是德美浸禮會教派的創始人之一,與富蘭克林相交多年。事情的起因是威爾法爾向富蘭克林抱怨,說其他宗教派別的狂熱分子四處散布關於德美浸禮會教派的謠言,指責他們宣揚令人發指的教義,而這一切實際上都是子虛烏有的。富蘭克林建議他們發表文章闡明自己的信仰和原則,認為這樣可以讓謠言不攻自破。威爾法爾答復說,他的教友們曾經討論過這樣的做法,但是最終還是加以否決了。他用以下的這段話解釋了他們的理由:

在人類社會存在之初,上帝以啟蒙人智為樂,他讓我們意識到,有些我們尊為真理的其實是謬誤,有些我們斥為謬誤的卻是真正的真理。他不時地為我們撥去迷霧,使我們不斷完善自己的原則,改正自己的錯誤,在這個過程中,他得到了無限的滿足。現在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否達到了發展的終極,是否達到了精神知識或神學知識的完滿,我們擔心,如果我們裹足不前,不願意接受他人的意見,那麽我們的後人會效仿我們,認為我們——他們的前輩和創立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神聖的,是不可絲毫背離的。[1]

富蘭克林認為他們的這種謙遜在人類歷史上的各教派中是罕見的。我們當然可以用“謙遜”二字形容他們的態度,但這段話的意義遠勝於此。它對於書面文字的認識論的批評可以同柏拉圖的觀點相媲美。摩西本人也許也會對這段話產生興趣,雖然他未必能同意。德美浸禮會教派的觀點近乎制定了一條關於宗教話語的誡令:“不可記錄汝等之教義,更不可將其印刷成文,否則汝等將永遠受其束縛。”

不管怎樣,我們都會認為,關於德美浸禮會教派討論結果的記錄未能傳之於世,畢竟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否則本書的觀點——表達思想的方式將影響所要表達思想的內容——將更為彰顯。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討論結果是殖民地時代的美利堅人質疑鉛字的一個獨一無二的例子,因為富蘭克林時代的美利堅人比世界上任何時期的任何人都更依賴鉛字的力量。不管人們對於那些新英格蘭的新居民們有過怎樣的評述,最重要的一個事實就是: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都是熱誠而優秀的讀者,他們的宗教情感、政治思想和社會生活都深深植根於印刷品這個媒介。我們知道,隨“五月花”號[2]進入美洲的行李中有幾本書,其中最重要的是《聖經》和約翰·史密斯的《新英格蘭記》。(我們可以猜想,對於駛向未知世界的移民們來說,後者得到的重視會更多。)我們也知道,在殖民地時代的早期,每個牧師都會得到 10 英鎊來啟動一個宗教圖書館。雖然當時的文化普及率很難估計,但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大多來自簽名),在 1640 年到1700 年之間,馬薩諸塞和康涅狄格兩個地方的文化普及率達到了 89%—95%。這也許是當時世界上具有讀寫能力的男人最集中的地方了。[3](在 1681 年到 1697 年之間,殖民地婦女的文化普及率大約為 62%。)

不難理解,《聖經》是所有家庭的必讀書,因為這些人都是新教教徒,他們和路德一樣,相信印刷品“是上帝天恩的最高表現形式,耶穌的教義將借此被不斷推廣”。當然,耶穌的教義也可能是通過《聖經》以外的書得到推廣的,例如 1640 年印刷的著名的《海灣州聖歌》,在當時該書被視為美洲的第一暢銷書。但我們也不能認定這些人只讀宗教書籍,那個時期的遺囑記錄表明,在 1654 年到 1699 年之間,米德爾塞克斯縣 60%的家庭擁有藏書,其中 92%的家庭擁有《聖經》以外的書。[4]事實上,在 1682年到 1685 年之間,波士頓最大的書商僅從一個英國書商那裏就進口了 3421 冊書,其中大多數都是非宗教書籍。如果有人再補充說明一下,這些書僅僅是住在北部殖民地的75000 個居民的需求量,那麽 3421 冊書這個數字的意義就更清楚了。[5]放在現代,相等的需求量就該是上千萬冊了。

除了加爾文清教徒的宗教要求他們能識文斷字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另外三個因素也能解釋這些來到新英格蘭的殖民者們對於鉛字的癡迷。第一,既然 17 世紀英國男性的文化普及率不到 40%,我們可以猜測,移民到新英格蘭的人大多應來自英國文化教育程度較高的地區或階層。[6]換句話說,他們熱愛讀書,相信到新的世界裏讀書仍然非常重要,就像在過去一樣。第二,1650 年之後,幾乎所有的新英格蘭城鎮都通過了法令,要求建立“讀寫學校”,一些大的社區還要求建立語法學校。這些法令都提到了撒旦,認為他的邪惡力量將被教育摧毀。當然,推行教育還有其他原因,我們從下面這首流行於 17 世紀的小詩可以略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