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孟姜女的傳說(第2/4頁)

晉平公可不敢把這話轉告給老娘,睜只眼閉只眼,這事也就算過去了。

說起來,杞國也不容易。我們來看看杞國的歷史。

周武王滅了商朝之後,照例,要尋找歷代聖賢的後人加以分封。於是,舜的後人封在陳國,商朝的後人封在宋國,夏朝的後人找了半天,找到了東樓公,就封在了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杞縣。說起來,杞國是大禹的後代。

杞國從一開始就是小國,經常受欺負,因此經常搬家,就人們所知道的,就搬到過今天的山東省新泰,後又遷至昌樂,再遷到安丘一帶。最後,靠跟魯國通親,算是安頓下來。不過,魯國不高興的時候也常常找他們的麻煩,搶他們的土地。而魯國欺負杞國的理由很搞笑,通常是四個字:討不敬也。杞國怎麽會不敬魯國?因為杞國是夏禮,比較簡單,而魯國是周禮,很煩瑣,杞國稍不留意,就會“不敬”。

正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弱小就要受欺負,這就是真理。

說起來,杞國也就這些年跟晉國攀上親戚之後稍稍揚眉吐氣了一些。最終,杞國在戰國初年被楚國所滅,這是後話。

《史記》中有“陳杞世家”,記陳國和杞國,稱“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

杞國在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杞人憂天了。《列子》中記載,一個杞國人整天發愁,擔心天塌地崩,於是有人來勸他,告訴他天不過是空氣,不會塌;地呢,都是實在的東西,沒地方可崩,所以放心活著吧。列子就評價說:擔心天塌地崩的沒道理,說天不塌地不會崩的也沒理由,因為誰也不知道。既然誰也不知道,操這閑心幹什麽?

杞人憂天,就是這麽來的。

為什麽這個故事安在了杞國人的頭上?因為杞國人總是被欺負,早上起來不知道晚上會搬去那裏,所以整天擔憂,終於世界和平了,城墻也有人幫自己修了,田地也還給自己了,沒別的好擔憂的,於是就擔憂天會掉下來。

類似杞國,小國的生存都很艱難,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幾個有代表性的小國怎樣在夾縫中苦苦求存。

【許國:搬家公司】

許國出於姜姓,是上古四嶽伯夷之後。周初,被封在今日河南許昌一帶。許姓就是許國的後人,得姓始祖就是許國開國國君許文叔。

許國人民在整個西周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可是到了東周,萬惡的鄭國從陜西搬到了河南,開始激烈擴張,許國就成為他們眼中的一塊肥肉。

許國鄭國之間有一塊地叫許田,是魯國的飛地——當初為了方便去周朝朝拜,中間一塊休息的地方。為了拿下許國,鄭莊公想了個好辦法。他派人去魯國對魯隱公說:“天子東遷之後,我們前去朝覲,路途遙遠,多有不便;而你們去泰山祭祀的時候,沐浴歇息也缺少落腳的地方。不如用我們的‘湯沐之邑’枋田(今山東費城東南)和你們的‘朝宿之邑’許田交換,這樣大家都方便一些。”

之後,兩國就真的交換了土地,不過由於許田較大,鄭國又多添了一些玉璧並且承諾,今後鄭國不去祭泰山了,而是到魯國祭周公。這一段,史稱“鄭伯以璧假許田”。這件事在當時引發極大爭議,因為這屬於“違法轉讓國有土地”。按周朝規定,所有土地都是周王的,包括諸侯在內,任何人不得私自交易。

隨後,鄭國聯合齊國和魯國占領了許國(見第一部第十七章),並奪取了許國一半的土地。

後來,許國投靠齊桓公時代的齊國,又過了一段安穩日子。再往後,日子就很艱難了。

由於站隊的問題,楚國兩次討伐許國,許國國君搞了兩次“肉袒”才算過關。不過楚國並不是許國的頭號苦主,鄭國才是。

鄭國幾乎以一種變態的方式欺負許國,動不動就揍許國一頓。一段時間裏,鄭國和許國都跟著楚國混,可是鄭國還是欺負許國,許國就找楚國主持公道。魯成公五年(前586年),鄭悼公和許靈公在楚共王面前進行了辯論,結果鄭悼公辯論失敗,被命令把侵占許國的土地還給許國。鄭悼公非常氣憤,幹脆轉而投靠晉國去了,對許國更加仇恨,騷擾也變本加厲。(事見第三部第一一六章)

許國實在受不了了,於是請求楚國幫他們搬家。魯成公十五年(前576年),楚國的公子申幫助許國搬到了楚國的葉(今河南葉縣),原先許國的地盤就被鄭國人占領了。

葉不是個什麽好地方,是楚國的北部邊境,屬於窮鄉僻壤。更糟糕的是,還跟鄭國是鄰居。

可是就算這樣,鄭國人還是不放過許國,依然上門欺負。許國動了很多腦子,甚至曾經想要搬到晉國去躲避鄭國人。(事見第一四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