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蒙古國時代的垂河流域(第4/4頁)

伯希和關於阿剌脫忽剌兀與阿剌豁馬黑為同一地的假設有合理性。至少這兩個地方應相距不遠,就是說,都在亦列河下遊入巴爾喀什湖三角洲地區。屠寄把阿剌脫忽剌兀改為“阿勒台忽剌兀”(注:《蒙兀兒史記》卷6,葉一。),不得要領。

蒙哥即位後,失烈門、腦忽和也孫脫等人的陰謀暴露,為防備不測,蒙哥“遣不憐吉率兵備之”。(注:《元史·憲宗紀》,第44頁。)志費尼所記不憐吉出兵之事詳於《元史》,他說:“他們因之遣不憐吉不憐吉(Bürilgitei)那顏率一支十土綿(譯言萬)勇敢的青年和精神抖擻的突厥人組成的軍隊前往位於別十八裏和哈剌和林之間的兀魯黑塔黑(Uluγ-Taγ)、杭海和橫相乙兒。因此一個捏兒格(nerge)可以從那裏延伸到弘吉闌斡兀立(Qonγuran Oγul)的捏兒格。弘吉闌駐於海押立境內,並已將其捏兒格擴展至訛打剌之地。”(注:《世界征服者史》,第600頁。捏兒格,蒙古語,志費尼解釋為圍獵的路線(第30頁)。兀魯黑塔黑(UluγTaγ),突厥語譯言“大山”,波義耳認為在科布多。)弘吉闌,朮赤長子斡耳答(Orda)之第三子。斡耳達死後,他是白帳汗。波義耳認為此名為弘吉剌惕的單數形式,事實上,弘吉闌之祖母唆魯歡(Sorγan,朮赤之妃)、其母(《史集》失載其名,原為朮赤之妃,朮赤死後,斡耳答續娶之)均為弘吉剌部人。(注:《史集》英譯本,第2卷,第116、123頁。)

這樣即便與窩闊台家族結盟的察合台後王也速蒙哥等以武力反抗,也將面臨東、西、北三面受敵的境地。蒙哥在派出使臣去定宗皇後斡兀立·海迷失和火者處的同時,派察合台之孫鐵失(Tekši)斡兀立去不裏處,突厥蠻(Türkmän)斡兀立去也速蒙哥及其妃禿合失(Toqašï)和察合台汗國大斡耳朵(Uluγ-Ef)的異密和那顏們處,告之以失烈門等人陰謀敗露的消息,並稱:“如爾等並未支持上述這人之叛亂陰謀,為何毫無必要地拖延朝見?這種耽擱、拖延和遲緩的原因何在?如果爾等並無叛念,則應立即動身。否則爾等必自擇戰場,繕爾甲兵,‘勿謂言之不預也。’”(注:《世界征服者史》,第691頁。帖失,察合台之子木期哲別(Močï-yebe)之第三子(《史集》漢譯本,第2卷,第169頁)。禿合失,《史集》稱之為也孫脫之妃(漢譯本,第2卷,第252頁),並說乃失(Naišï)才是也速蒙哥之妃(漢譯本,第2卷,第170頁)。uluγ-ef,突厥語,意為“大宮室”,這是對察合台斡魯朵的稱呼。)

也速蒙哥和不裏唯有俯首稱臣一條路,他們只得動身了。到達蒙哥斡魯朵後,他們受到了極為嚴厲的處罰。按劄馬剌·哈兒昔的記載,蒙哥共處死了包括貴由諸子在內的四十余位蒙古宗王和兩千余名大臣將領,並要合剌旭烈引誘執掌察合台兀魯思兵權的不裏站在他一邊。合剌旭烈為爭取不裏,許諾將立不裏為察合台兀魯思汗。不裏因貪圖權位,竟輕信了合剌旭烈的許諾,說服也速蒙哥前往蒙哥朝廷。結果一到蒙哥處,即被捉拿。(注:參見華濤:《賈瑪爾·喀爾施和他的〈蘇拉赫詞典補編〉》(下),第93頁。)到此,蒙哥並沒有感到滿足,因為察合台汗國裏還有許多也速蒙哥的支持者,“現在所有的叛黨余孽都[藏匿]在溝壑洞穴中,都退卻到窮鄉僻壤,把他們一個個都找出來很花時間。於是八剌(Bala)劄魯忽赤帶著一些那可兒到也速蒙哥的軍中,去審查和鞫問他們的同黨和同夥,凡參與陰謀者都處死。”(注:《世界征服者史》,第683—694頁,《史集》漢譯本,第2卷,第255頁。)蒙哥對沒有參與反對他即位陰謀的窩闊台諸子孫則取懷柔政策和分而治之的辦法,在中亞為他們指定分地。海都被送到海押立。(注:《元史》卷3,《憲宗記》,第45頁。)

蒙哥曾對法國國王聖路易的使臣說:“朕與拔都的勢力,如目光無處不及一般,伸到所有地方。”他還說,他與拔都猶如人之雙目,“頭上雖生雙目,但視線卻只有一個。一只眼的目光落到何處,另一只也必定一樣。”(注:魯蔔魯克:《魯蔔魯克之威廉前往世界東方的旅行》(下文簡稱《魯蔔魯克遊記》),柔克義英譯本,倫敦,1990年,第174、237—238頁;參見呂浦據道生英譯本轉譯的漢譯本《出使蒙古記》,周良霄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72、215—219頁。)這段話表明蒙哥把拔都視為蒙古國的共同掌管者。蒙哥即位賴拔都之力甚多,他登基後須付出相應的報償。自憲宗朝始,朝廷就基本上不再幹預欽察之地的事務,使得朮赤兀魯思成為蒙古國中第一塊割據地盤。以至於魯蔔魯克甚至有這樣的印象,在欽察之地,大汗蒙哥的威望低於在蒙哥統治地區中拔都的威望。朝廷的勢力不但退出了欽察之地,就是在忽闡河以東草原,蒙哥也實際上承認了拔都對他馬蹄所及之處的統治權。在中亞,朝廷勢力與拔都勢力共存:塔剌思河流域和碎葉川之間的草原是雙方分界處。(注:《魯蔔魯克遊記》,柔克義英譯本,第128頁;《出使蒙古記》,呂浦漢譯本,第1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