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解題

本書以府門兒與宅門兒命名,其中的府門兒即王府。在清朝,就是愛新覺羅宗室居住的府第,是清代京城中最顯赫的宅邸。

清朝取消了明朝分封諸王於各地的形式,王府都建在北京城。所以,凡愛新覺羅子弟,除了少數留居祖先發源的盛京(即今沈陽)之外,其余大多數都居住於京師。清廷在將八旗官兵按旗分置的同時,也給宗室王公賜予府第。雖然宗室王公也分別屬於不同的旗分,但他們的府第卻不受本旗地界限制,選擇的都是環境較為安靜和宏敞的地方,許多是依明朝宅第改建。皇城西北的什刹海周圍與積水潭以南,這片京城最風光旑旎的地帶,便成為他們的首選之地。據統計,京城的清朝王府,在西城的有十分之七,東城只有十分之三,而東城的這十分之三中還包括一些蒙古王公的府第。大部分滿洲王公都居住在西城,這是所謂“東富西貴”中“西貴”的含義之一。眾多王府的存在,遂成為清朝京城一景。

然而,本書並不是一部介紹王府規制、坐落的專書,我關心的是居住在或者曾經居住在其中的那個獨特的人群。清朝統治近三百年,愛新覺羅家族13朝12位皇帝和他們眾多的王妃皇後,以及他們那些擁有眾多妻室與妃妾的子孫,在京城繁衍出近10萬的人口,構成一個龐大的、獨特的群體。這個被當時人稱“黃帶子”的群體,在清朝時的崛起、興盛與衰落,直接影響到這個王朝統治的成敗,而清朝覆亡之後這個群體的命運,也是近代北京乃至中國社會中饒有興味的一個剪影。

將愛新覺羅家族作為一個群體的研究,近年來頗引起清史學界的興趣,也有多部高水準的專著問世。注2本書與這些專著的區別在於,作為一部口述史,本書所述的時間段是且也只能是在清亡之後。清亡之後這個家族成員各個不同的命運,是本書的重心。我想通過口述展示的,是在清亡之後,這個群體之內處於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們具有的不同遭遇、不同精神狀態,以及他們對那個創下豐功偉績的共同祖先的不同認知。具體地說,是他們怎樣看待這個家族當年的輝煌和榮耀,怎樣看待家族中種種復雜甚至殘酷的矛盾紛爭,以及如何看待這個家族和自己的命運。這可能是以其他研究方式難以進入的問題。也正因為這並不是研究這個家族的“正史”,所以我用“府門兒”取代了諸如“愛新覺羅家族口述史”這樣的標題。當然,由於時局動蕩,大多數該家族成員早已離散,王府多已不存,沿用此名不過是一種象征而已。

然而,無論愛新覺羅家族如何神勇,但他們能夠打江山坐天下,憑借的也不僅是他們這一族一姓之功。早在努爾哈赤初起之時,就有額亦都等異姓貴族與他同生共死;及至入關奪取政權,更少不了諸多滿洲臣僚的擁戴支持,以及作為左膀右臂的蒙古王公貴族的鼎力協助。他們與愛新覺羅家族不僅在政治上聲氣相求,成為清朝統治集團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互締婚媾,日久遂結成一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緊密的關系網。既然談到愛新覺羅家族,就不能不涉及這個群體中人的社會關系及婚姻家庭。那麽,對了解這些滿蒙王公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他們的後人對這一切的記憶與心態,也就是十分必要的了。這便是我將對滿蒙貴族後裔的訪談與對愛新覺羅家族後人的訪談放在同一本書中的原因。至於定名為“宅門兒”,首先是因為在舊日北京,只有這些既富且貴的王公貴族的府第,才是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大宅門,而如同仁堂甚至比同仁堂更有錢的所謂“京城八大首富”,他們的居處再豪奢,與這些府第也不可同日而語。再次,由於口述更能體現的也是我更關注的,是這些人的家庭和個人生活,而不是他們在政治上的影響和在官場上的經歷,稱為“宅門兒”,也許更合乎這幾份口述的本義。

從辛亥革命到民國、抗日戰爭再到“文化大革命”,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始終與腐朽的清廷和偽滿洲國糾纏在一起,成為“賣國投降”的代名詞,大批成員隱姓埋名,流散各地,府門兒早已不是他們的居處。然而,隨著改革開放時代的到來,尤其是清宮戲泛濫屏幕之後,“康乾盛世”的記憶在國人中被重新喚醒,成為“強國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愛新覺羅家族的出身從此再不是一種恥辱,反而成為一種榮耀,於是濫竽充數者有之,冒名頂替者亦有之。好在這個家族還保留著自入清以來延續數百年的族譜,這是本書用來判斷被訪者是否是該家族成員的重要憑據之一。為此,我除了將清代愛新覺羅家族族譜的簡介置於本書前頁之外,還在部分訪談的開篇注明了被訪者在族譜中的支系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