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我曾隨侍“儒二爺”注76

傅耕野

1946年年底,溥心畬(儒)回到北平。由傅蕓子、傅鷹、金光平金啟孮父子聯絡滿族同胞籌備組織的“滿族文化協進會”,在當時的米市大街青年會開過一次籌備會,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會。隨後,我在傅惜華的“碧蕖館書齋”看到了不少蔣介石接見溥心畬的照片。

1947年正月,傅蕓子到我家,叫我到溥心畬那裏辦理文墨。當時溥心畬住在東直門內大街路北高台階150號(現門牌218號)的羅毓鳳家,約定每天上午去他那裏。

羅毓鳳家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溥心畬住在院子裏的南房三間,迎面擺了一張床即是溥心畬的臥榻。溥心畬,圓方臉,大眼睛,身材不高。見面以後,談到了歷史上寫文章的高手,記得他談到了唐代韓愈的《原道》和陸贄的《陸宣公奏議》。雖然溥心畬是著名的書畫家,當時已有“南張北溥”之譽,可是在我與他談話時,他從未談到過書畫。

我在溥心畬那裏待了有一周,為“滿族文化協進會”給當時的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寫過一封信,請他迅速批準成立“滿族文化協進會”。在溥心畬那裏,最令我不能容忍的是來看望他的客人,一撥接一撥,絡繹不絕,當時鬧得我無立錐之地。來訪的人對溥心畬通稱“儒二爺”,阿諛奉承,醜態百出,不堪入目。當時我僅23歲,年輕氣盛,於是我跟傅蕓子說,請他婉言辭退了我伺候“儒二爺”的這份差使。不久,溥心畬就移居頤和園介壽堂。

1997年秋,在北京恭王府花園,由長白書畫研究會舉辦滿族書畫家作品展,當時恭王府負責人康明同志談到,溥心畬的作品全部拿到文化部裝裱。於是我通過周文治先生借到他友人珍藏的《童子放風箏》圖參加了展覽。該圖結構簡明,但我不知此圖從何下筆,是先畫童子?還是先畫風箏?不久見到溥心畬之侄愛新覺羅·毓崟(已故),據他告我,畫此圖時,須先畫風箏線,然後補童子和風箏,真是一語道破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