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希望之火不滅(第4/15頁)

安特裏姆伯爵的文件還暴露出另一件更重要的事,國王與愛爾蘭叛黨經常通信,接受過他們的建議和貢獻,甚至他正同叛黨訂立停戰條款。可是,當查理和英格蘭對話的時候,總是對愛爾蘭痛加咒罵,以掩蓋他和愛爾蘭的秘密接觸。叛亂所點燃的戰火已經在這個不幸的地方接連發生,但還沒有達到目的。愛爾蘭共有一萬多名士兵,軍餉不高,又很少有機會休息,根本不夠平亂,只夠阻止人民得到解放。1642年2月,在內戰還沒開始之前,議會曾計劃出大力氣平亂,於是借了一筆款項,打算進行一場決定性的征伐。不料內戰爆發,議會自顧不暇,極少想到愛爾蘭。即使想到,也不積極,只是在當地基督教徒鬧得厲害的時候,說幾句安撫的話,最重要的是想讓他們知道,一切禍害都是國王的責任。查理很少注意愛爾蘭人民的利益,也很少為愛爾蘭基督教徒作出犧牲。他責備議會不該動用安撫愛爾蘭人民的款項,自己卻截留下解往愛爾蘭的糧食,又從都柏林的軍火庫裏取走了槍炮子彈。愛爾蘭的重要基督教徒是親附主教制和王室的貴族,陸軍的軍官中有很多人是保王黨,都是議會急於驅逐的。他們的將軍奧蒙德伯爵,有錢有勇,慷慨大方,為人民所愛戴,他兩次擊敗叛黨,卻將勝利完全歸功於國王。愛爾蘭的議會黨衰落得很快,親附議會黨的地方官全被保王黨撤換了。議會曾派兩個下議院議員前往愛爾蘭當委員,想恢復失去的勢力,可是奧蒙德不許他們入市政會,最終將他們逼回英國。從這時起,愛爾蘭所有軍政大權都集中到國王手中。1642年11月14日,愛爾蘭叛黨在基爾肯尼設立了一個握有統治大權的二十四人的議會,井井有條並審慎地管理亂黨。他們不止一次對國王表示服從與親密,勸他不要再與效力於他的忠誠人民為難。這個時候,查理還不能完全置英格蘭輿論於不顧,所以不能公開同愛爾蘭叛黨聯盟,但他認為可以向愛爾蘭表示一些好意,於是把正在愛爾蘭平叛的軍隊撤回英國,以攻打更惡劣更可怕的反叛。奧蒙德奉命同基爾肯尼的議會進行磋商,不談別的,只說基督教的事業及其捍衛者在愛爾蘭所處的困境(事實上也不假)。軍隊寫了一篇悱惻動人的抗議,向都柏林的大堡陳訴,歷數軍人的疾苦,宣布他們不想再當兵。同時將這篇備忘錄送交牛津與倫敦,要國王和議會都知道他們的痛苦。當安特裏姆被逮捕的時候,談判正在進行,也快要達成協議。9月底,也就是議會在威斯敏斯特鄭重接受它與蘇格蘭訂立的新條約的前幾天,英格蘭得知國王剛剛同愛爾蘭叛黨訂立了停戰一年的條約,調回前往平亂的英吉利軍隊,共有十個團的部隊回來,五個團將在切斯特登岸,五個團將在布利斯托爾登岸。

各方面一片嘩然,愛爾蘭人成為英國人蔑視、仇恨和恐懼的對象。甚至在牛津城裏,保王黨也心懷不滿,有幾個軍官離開紐卡斯爾勛爵的軍隊,向議會投降了。霍蘭勛爵回到倫敦,他說天主教徒在牛津的確大有勢力,良心不容許他再在那裏逗留下去。貝德福德勛爵、克萊爾勛爵、佩吉特勛爵和愛德華·迪林爵士,都以同樣的借口來掩飾他們的三心二意和膽小怕事。議會十分歡迎這些回頭的人們歸來。國王的行為變成大家咒罵和挖苦的對象,他們回想他剛剛才鄭重發布的誓言,又回想他提出答復時盛氣淩人的腔調,那時已有人抱怨宮廷與叛黨私通消息了。人民得知在調回的軍隊裏雜有大批愛爾蘭天主教徒,居然還有許多女人身穿野蠻的奇裝異服、手執長刀,就憤怒不止。國王不僅不為被屠殺的愛爾蘭基督教徒報仇雪恨,反而收留那些萬惡的兇手在軍中。許多較為優秀的人士,本來沒有群眾那樣感情用事的偏見,從此以後也深深恨上國王,有的是因為國王言行不一,有的是因為他重用聲名狼藉的天主教徒。

查理很快得知這種情形,並察覺是議會在背後煽風點火。他認為無論何人,居然敢不以他的言詞而以他的行動來判斷他的動機,簡直是侮辱。他在盛怒之下打發人去請海德來,他說,他曾在宣言中提到過議員們是議會的一部分,這未免給威斯敏斯特的反叛者太多的面子!國王認為,同意他們繼續存在的法令,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因為一個國王無權取消自己實行解散議會的權利。無論如何,他們已經通過反叛放棄了所有權利,因此他想命人寫一篇通告,宣告他們實際上已被解散,從而明文禁止他們集會,並嚴禁任何人承認他們是議會。海德聽完國王這番話,十分驚詫,又很著急,只能答道:“我知道陛下已經周詳地考慮過這個問題,我自己卻還沒有仔細考慮過,它需要很認真地考慮。我個人無法想象,因為陛下禁止他們在威斯敏斯特開會,他們就不再前往那裏。陛下的嚴令反而會讓許多已經脫離他們的人重新回去。也許議論中的法案會判無效,至少我希望它無效,但是這要等議會去宣布它才行,不然的話,無論什麽法官,都絕不會宣布法案無效。有人指責說陛下想解散這個議會,想取消這個議會所通過的全部法令,其中包括許多對人民很寶貴的法令。既然陛下常常否認有這樣的意圖,就應該知道發布這樣一個宣言會使多少忠誠善良的人民憂心。因此,我懇求陛下在實行這個計劃以前再鄭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