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1945年以來的全球競爭和世界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國際政治的中心在歐洲。歐洲大陸上古老而著名的民族國家法國、德國、英國和意大利主導著局勢。在遠東日本的帝國野心和中國的內部混亂形成了第二個在很大程度上獨立的風暴中心。具有巨大版圖的蘇聯和稍小的美國將歐洲的爭鬥轉入到了對遠東勢力的爭奪。作為以意識形態為準則的兩個沉睡的巨人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政治決策中只是處於邊緣地位。在非洲和東南亞的殖民統治者和官方都處於和平的狀態,拉丁美洲掙紮在美國經濟勢力的陰影中,同時英聯邦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滿足於讓其他國家介入國際事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破了這種狀態。在戰爭中蘇聯和美國成為兩個全球性主導力量。非常奇怪的是,這兩個國家同樣出於意識形態準則的原因在戰前都不是很情願介入其他事務,而隨著在國聯和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外交等其他方面取得平等地位以後,蘇聯和美國都有興趣介入到所有地區的事務中。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蘇聯意識到要善待在亞洲、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顯著興起的共產主義運動;同時在捍衛威爾遜民族自決觀點中,美國人感到需要遏制共產主義運動的全球擴散。

冷戰陣營的確是在較長時間中才形成。在1945年大部分美國人希望重復他們前輩在1918年所作的撤軍和裁軍。聯合國在大國一致的支持下接管了維持和平的任務。而困難就在於1945年之後同1918年之後一樣,大國都很難達成一致。為和平處理德國和日本而努力達成的一致條約被證明是徒勞的。因此,在1947年美國政府認為,從歐洲和日本的撤軍要等到斯大林的蘇聯擴張野心被“抑制”時。

準確來講,斯大林如何看待戰後事務仍然有待推測。斯大林對國外共產主義者的評價很低,而且在1945年不認為中國和歐洲的社會主義政黨能夠取得政權。然而,他又讓美國和其他觀察者很容易相信,蘇聯正在精心策劃一場以在世界各地建立共產主義政權為目標的運動。斯大林在戰後蘇聯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正統觀念,並用這一信條預測世界革命。他於1944~1945年在被蘇聯軍隊占領的東歐地區建立了聯合政權,並在兩年內設法將這些政權轉變為共產黨的一黨統治。同時他並不是很積極地嘗試得到對黑海海峽的控制,這也顯示了其欲擴張到東部的土耳其和伊朗的跡象。此時在亞洲,共產主義者開始贏得對中國的控制,而且共產主義者領導的遊擊戰在一些其他亞洲國家奪取了政權。西歐共產主義政黨也很強大,並且大談革命。所有這些在蘇聯政府看來似乎都是自然的、必然的和合乎心意的,而這也是馬克思所預言的結果。在美國人和許多歐洲人眼中,這種以莫斯科為中心在戰後充滿困境和社會不平等的任何地區所引發的革命和內戰是一個世界陰謀的結果。

當希臘爆發社會主義遊擊運動並威脅到政府時,美國決定幹涉。杜魯門總統在1947年5月抓住這個機會敦促國會,批準反對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以革命方式訴諸武力奪取政權的共產主義運動的政策。三年之後,美國在希臘的努力證實是成功的;但是在萌芽狀態下消滅共產主義革命的世界政策遠遠超過了美國所擁有的力量、財力和意志。

冷戰時期(1947~1973)

盡管如此,美國在西歐的冷戰政策證明是非常成功的。1948年各個政府都提出了歐洲復興計劃。國會批準了充足的美國基金,1953年當這一計劃正式結束時,除了在共產主義控制下的歐洲,所有地區都實現了經濟復興和政治穩定。同年效仿蘇聯的五年計劃的經濟計劃在共產主義控制下的東歐國家開始實行。結果東歐國家的經濟都實現了相對快速的發展。努力在西歐發展跨國市場和經濟合作尤其成功,而東歐不同國家各自獨立的國家計劃證明很難相互協調。部分由於這樣的原因,在20世紀60年代西歐的經濟增長和持續的技術進步超過了東歐所取得的可觀成就。

在世界其他地區,美國和蘇聯對世界局勢的看法並不完全符合實際。從蘇聯的角度來看,由於1948年之後西方國家共產主義運動減弱,預期和實際情況之間存在的基本差異越來越大。因為主張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沒有在工業無產階級存在的國家(像馬克思和列寧所預見的)而是在農民占絕大多數且現代化工業剛開始發展的國家中發生。

第二個糟糕的問題是,馬克思預見的國際兄弟情誼沒有因為革命的勝利而產生。新生的共產主義政府並沒有表現出同蘇聯合作的熱情。中國尤其如此,但是第一次表現共產主義陣營分裂的,是發生在1948年當斯大林堅持主張控制南斯拉夫時卻發生了與南斯拉夫公開的爭吵。這種結果的背後反映了共產主義革命無法消除民族主義和民族文化自豪感。相反亞洲和非洲的共產主義運動既是民族主義的又是共產主義的,並且在打擊白人帝國主義中所呼籲的民族情感既用於反對英法也用來反對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