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公元前1700~前500年中東的世界主義

公元前1700年之後大約300年裏,文明世界被蠻族征服者所蹂躪。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和東部的山區民族,來自敘利亞、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半島北部沙漠邊緣的遊牧民族,加上起源於北部草原的各種好戰部落聯盟,相互摻雜,入侵了各個已有的文明生活中心。這些蠻族征服範圍再也無人能夠企及。在文明地區外圍,維持專業化技術的社會結構並不牢固,蠻族征服幾乎破壞了所有文明成就。在文明世界的兩端,即克裏特和印度,只有少量斷垣殘壁從亞該亞人和雅利安人的入侵中幸存下來了,而這兩個文明在公元前1500~前1400年間可能都達到了高峰。

在更接近文明中心的地方,文明生活方式紮根了,蠻族征服的影響就不那麽激烈。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文明幸存下來了,只在地方上有暫時性的倒退。在每個文明地區建立政權的蠻族(公元前1680年左右希克索斯人在埃及、大約同時加喜特人在美索不達米亞)都滿足於享受他們征服的成果。因此,他們需要祭司、書吏和其他專業人員的幫助,使神和人都安分守己,以便繼續獲取地租、稅收和由專業技術工匠制造的奢侈品。因此,文明依賴的社會結構並沒有崩潰。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文化的傳統形式發生的變化的確小得驚人。

戰車作戰技術

這些蠻族征服的範圍和力度與一種戰爭技術的重要進步密切相關。蠻族征服者擁有快馬牽引的輕型戰車。他們能夠安全地從疾馳的馬拉戰車上向對面的敵軍陣地發射密集的箭矢,而自身毫發無傷。其戰術是佯攻敵人一會兒,從各個方向向敵軍射箭,然後發起總攻,所有戰車同時發起沖鋒,最終突破敵軍的防線。

公元前17世紀戰車兵占據的優勢也許只有1925~1950年坦克兵進攻孤立無援的步兵時所占有的優勢可比。戰場需要的機動性、火力和防禦這三個首要因素都有利於戰車兵。他們最大的缺陷是戰車和戰車武士所需要的裝備都很昂貴。青銅武器和盔甲、馬匹和制造性能良好的戰車所需要的熟練木匠、皮革匠和其他工匠,都極大地增加了成本。所以戰車數量一直比較少。因此,戰車時代是一個貴族時代,軍事優勢、經濟和政治控制權都掌握在極少數精英手中。

完備成熟的戰車作戰起源的時間和地點都不清楚。伊朗或阿塞拜疆似乎最有可能是戰車作戰最初發展起來的地方,那裏的手工業技術,特別是車輪制造技術已經受到文明地區的影響,而且可以接觸飼養馬匹的遊牧者。最可能的時間是公元前1700年後不久,因為正是這個時期,蠻族迅速走上了對外征服擴張的道路。

隨著戰車優勢全面顯示出來,這一新興的主力武器備受推崇。即使在弓箭作戰幾乎無法施展的森林地區,如北歐和西歐,蠻族也竭力獲得最好的戰車,例如希臘似乎就是這種情況。根據《荷馬史詩》記載,亞該亞武士的戰術在特洛伊城墻面前肯定發揮不了作用。荷馬筆下的英雄不使用弓箭,而是在戰鬥前跳下戰馬,戰車僅僅是為了來往戰場的便利。這就剝奪了戰車的作戰價值,使它僅僅具有儀式的意義。但是希臘以東,更開闊的地形使弓箭成為實用的武器。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公元前1400年之前在中國黃河流域建立統治的其他戰車民族,都明智地把戰車作為一個流動的平台,從這個平台上發射箭雨。

隨著戰車作戰技術的完善,蠻族的馬匹飼養者開始占有巨大的軍事優勢。即使只有少量戰車,征服戰爭也變得容易了。公元前2000年之前不久已經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周邊建立地方性文明的土地貴族更容易確立統治,因為少數擁有戰車的人與其他人在軍事力量上已判若雲泥。因此,經歷了最初僅僅以破壞(這些破壞降低了印度和克裏特文明的水平)為主的階段後,蠻族征服者開始在希臘和印度建立他們自己更野蠻、軍事力量更強大的文明方式。古典希臘和印度文明都起源於這種方式。同樣的情況似乎也發生在遙遠的中國,戰車武士的到來可能創立了商朝(傳統上,按照最短的紀年,商朝是公元前1525~前1028年)。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傳統文獻中,商朝是第二個朝代,在他們到來之前,夏朝為中國文明奠定了許多基礎。但是,商朝戰車兵為中國社會和政府帶來了重要的新動力和新方向。

因此,戰車的發明、戰車引入戰場從而使騎兵與步兵之間產生的巨大差異,為舊大陸三大邊遠文明的新的發端奠定了基礎。邁錫尼希臘、雅利安人印度和商朝中國的軍事貴族政府幾乎同時興起,他們形成了一種貫穿整個歐亞大陸的松散的親族關系。美索不達米亞的間接影響——戰車戰爭正是在其周邊地區最先完善的——也在舊大陸各大文明之間建立了一種雖然遙遠但真實的相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