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道阻且長,而終點可期(第4/4頁)

該雜志定了個調:徐煥升是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饅頭說

對於1938年的“紙片轟炸”,一直有兩種聲音。

一部分人認為,傳單的震懾和宣傳效果,遠勝於丟四顆炸彈。也有另一部分人認為,經歷了那麽艱苦的飛行,到都到了,哪怕丟一顆炸彈下去,也比100萬份傳單的效果要好。

我個人比較認同前者。

主要還是因為客觀原因:當時如果攜帶炸彈,無論是飛行還是投彈,或是返航遭遇攔截,會增加很多變數。更重要的是,就算炸彈投下去,炸掉一些建築,甚至炸死一些人,以當時日本軍方的掩蓋能力(中途島海戰被日本軍方完全渲染成日本聯合艦隊的一場空前大勝),真的掀不起什麽浪花。

並不是說撒宣傳單就是最好的策略。無奈嗎?當然無奈。但在當時的各種條件限制下,“紙片轟炸”相對是最優選擇。

當時兩架中國飛機撒下的傳單中,還有這樣一句告誡日本的話:“爾再不訓,則百萬傳單將一變而為千噸炸彈。爾再戒之。”

中國人可以說沒做到,也可以說做到了。

沒做到,是因為之後日本加強了警惕,加大了力度,讓中國空軍再也沒有機會遠程轟炸日本了。

做到了,是在此之後,1942年4月18日,美軍16架B-25轟炸機自太平洋上的航母起飛,首次實彈轟炸日本東京,之後降落在中國機場;1945年3月和5月,美國出動數萬架次的重型轟炸機地毯式轟炸日本東京;1945年8月間,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被先後投下一顆原子彈——那已不是千噸炸彈,而是上萬噸炸彈的當量了。

可能有人會說,那是美國人幹的事兒,又不是你中國人幹的。

但作為讓日本陷入戰爭泥沼十四年的中國,作為當時同一個戰壕的盟國,中國難道真的沒有一點兒貢獻嗎?

紙片也好,實彈也好,顯示的都是一種信念。

那不是阿Q精神。

那是一種實實在在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血液中,堅持到底的必勝信念。

讀者評論

杜江濤:一位老飛行員曾在一篇文章中說:在戰鬥機飛行員畢業答辯上,最後一個問題是殲5戰鬥機上共載彈多少發。我認為這個問題太簡單,便回答:256發。沒想到考核的教員突然表情很嚴峻地告訴我:是257發,如果最後機炮子彈告罄,而敵人目標對祖國和人民仍有威脅,你和你的座機就是最後一發機炮子彈!

翔宇:美國大片《偷襲珍珠港》中,有一段美國轟炸機在航空母艦上起飛,去轟炸日本東京,然後降落在中國的沿海地區的情節,也挺悲壯的。因為當時的油容量只夠飛過去轟炸日本,然後降落到中國,不能飛回航母了。(作者回復:後面日本對中國血腥的報復電影沒拍。)

李可可:說紙片炸彈沒有威力的都是“鍵盤俠”。戰爭的痛苦老兵們比誰都清楚,比誰都不願意再發生戰爭,難道他們怕死嗎?當年太不容易了。今天我們能安安靜靜地看手機,是國家興盛了,才有的和平,才有的國民幸福。感謝前輩們,感謝歷史的記錄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