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刻骨銘心的仇恨,但日本戰後為什麽會感激美國人?(第3/4頁)

而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趕上了一場對他們極其有利的戰爭。

5

1950年6月25日拂曉,朝鮮戰爭爆發。

這場突如其來的朝鮮戰爭,不僅打亂了中國原先的步驟,也出乎美國的意料,但對於日本而言,卻是一塊天上掉下的餡餅。

由於日本離朝鮮戰場非常近,又是美軍駐紮的主基地,所以日本立刻就變成了美國在遠東的兵工廠和前沿基地。

由於戰爭的需求,纖維、金屬乃至汽車等行業迅速振興:生產化學纖維的東洋人絲公司利潤率一舉超過45%,本來赤字已經高達7600萬日元的豐田公司得到大量的美軍卡車訂單後,公司利潤極速攀升,原來的工人罷工和騷亂全部停止。

朝鮮戰爭期間,日本的出口量明顯增加,僅1950年的下半年,就比上半年的出口額增長了55%,日本的外匯儲備從1949年底的2億美元飆升到了1951年底的9.4億美元。1951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恢復到了1934年的水平。

日本戰後的首任首相吉田茂後來回憶:“由於朝鮮戰爭的軍需物資在日本訂貨,以及海外市場的全面繁榮,日本的商品輸出有了飛躍的增加……”

可以說,麥克阿瑟對日本的各方面改造,如果沒有朝鮮戰爭這個機遇,不敢說肯定失敗,但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也正是因為朝鮮戰爭和冷戰,美國徹底改變了“要徹底懲罰和限制日本”的初衷,轉而大力幫助發展日本,使其能成為“對抗共產主義的防波堤”。

6

麥克阿瑟在日本坐了六年“太上皇”,直到1951年4月,他被解職。

為什麽被解職?因為他在朝鮮戰場上糟糕的表現,以及對美國總統杜魯門糟糕的態度。

那麽如何評價他在日本的六年“垂簾聽政”呢?或許,從他離開日本時日本民眾的反應就可以看得出來。

4月16日清晨,麥克阿瑟悄悄坐上了去機場的汽車。在此之前,他除了告訴少數身邊的日本高官外,並沒有通知任何人——畢竟,被解職回國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但他坐上汽車後發現,沿途的馬路兩邊,密密麻麻站滿了日本的民眾,從他的官邸,一直延伸到厚木機場,人數達到了數十萬之多。

又有誰能想到,六年之前,多少日本人是恨不得剝麥克阿瑟的皮,喝麥克阿瑟的血的呢?

而此時,他們齊聲一致地不斷高喊:“大元帥!大元帥!”

日本媒體報道麥克阿瑟被解職的消息

戎馬一生的五星上將,在那一刻淚流滿面。

饅頭說

麥克阿瑟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

這位曾經創下西點軍校畢業生分數紀錄的將才,一生經歷過不少大起大落,有倉皇撤退,也有復仇凱旋,有奇襲成功,也有一籌莫展。但人們回顧他戎馬一生,一直津津樂道的——包括他自己回憶錄裏也頗為得意的——卻是他改造日本的六年。

平心而論,軍人出身的麥克阿瑟讓所有人都有些意外:一個滿目瘡痍的戰後日本,在他的治理下,居然有了勃勃生機。

人類歷史上誕生過很多偉大的軍事家,他們留下一個個經典的戰例,但真正能讓人耳熟能詳的,並不多。

比麥克阿瑟還要偉大得多的拿破侖,如果不是拿破侖迷或歐洲史迷的話,有多少人能說出奧斯特裏茨戰役和耶拿戰役?那可是充分展現拿破侖軍事天才的經典戰例。

但一說“拿破侖法典”,知道的人肯定比知道那兩場戰役的人要多很多。

不僅僅是因為“拿破侖法典”對法國,對整個資產階級國家都產生了延續至今的重大影響,更是因為,“拿破侖法典”是建設和生產,而不是殺戮和破壞。

1951年4月19日,卸任後的麥克阿瑟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引用了那句著名的話:

“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

是的,花兒之所以不死,是因為它們曾留下過給人希望的芳香。

讀者評論

鄧鑫:縱觀全文,麥克阿瑟對日本的建設,不是本心和初衷,而是將日本作為對抗中蘇的工具,這是歷史和美國的抉擇,不是他個人的決定。然而,無論本心為何,他也為日本戰後恢復做出了貢獻,所以得到了日本人民的尊重。另,對於老兵不死,只會慢慢凋零,我更認同的一句話是,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畢竟,所謂春秋無義戰,大多數的戰爭是源於貪欲,基於利益。

SUN:“當然,麥克阿瑟卻為東亞地區乃至全世界埋下了一顆大地雷:天皇若不被徹底清算,日本軍國主義又怎麽可能不招魂?”是埋下地雷還是清除了地雷?(作者回復:埋下。天皇沒有受到任何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