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吃(第3/4頁)

再來一籠既好看又好口彩的“水晶龍鳳糕”。這是糯米做成的糕,糕面用棗子鑲嵌出龍鳳形狀,上籠大火蒸至糯米爆花就可以吃了,米糕白亮如水晶,配上紅瑩瑩的棗子,喜氣洋溢啊。

說了半天,不是面食就是米糕,有沒有不帶主食的蒸點?

有,有,您看這款“蔥醋雞”,就是用蔥和醋給雞肉去腥解膩後上籠蒸熟的……這邊還有一籠“西江料”,是用西江豬肩肉剁碎蒸出來的大肉丸子……那兒還有一道“暖寒花釀驢蒸”,是用黃酒蒸得極糟爛的驢肉,冬天吃來祛寒氣最妙啦。

呃,您說雞肉豬肉也還罷了,您不喜歡狗肉驢肉之類偏僻奇怪的東西?那個……那您別往這邊走了,這邊沒啥“分裝蒸臘熊”之類的野生動物,真的……

蒸制的食物我們就看到這裏好了。話說您不是喜歡烘焙嗎?唐朝也有烤出來的點心哦!雖然海綿蛋糕是不用想了,但烤個餅啊面啊還是可以的。

烤爐在廚房的另外一個角落裏,您看看,好巨大的一座呢。這種大烤爐叫“公廳爐”,很多官衙裏都有,是用來供給大食堂的,需要一次做出大量食物來給很多官吏同時吃,所以容量驚人。現在爐子旁邊放著不少已經烤好的點心,這一盤長圓形的像雞卵一樣的烤餅,裏面是有餡的,這叫“曼陀樣夾餅”,“曼陀”又叫“風茄兒”,餅的形狀是在模仿這種植物的果實。

烘烤的點心往往有模具,唐朝點心也不例外。這一盤金黃色的像鈴鐺一樣的點心,是面粉裏攪拌了酥油,灌進模子裏烤出來的,嚼在嘴裏也是酥脆有聲,說不定跟後世一道叫“炸響鈴”的菜有點親戚關系……我說笑話呢您別當真。

當然啦,烤炙的食物也不限於面點。在您那食賬裏,“光明蝦炙”是烤活蝦,“升平炙”是烤三百條羊舌鹿舌拌在一起吃,“箸頭春”是烤活鵪鶉,“格食”是烤豆粉裹羊雜,這些都算小意思。烤食裏最壯觀的是這道,當當當當,烤全羊!

您說在食賬裏找不到這個名字?呃,這只外焦裏嫩、香氣噴湧的羊同志在食單裏叫作“紅羊枝杖”,有點怪哈。

“枝杖”是四腿四蹄撐著烤羊身的意思,“紅羊”呢,因為古人迷信,以為丙午、丁未兩年容易有大災,“丙丁”為火,“未”為羊,所以叫“紅羊劫”。既然這只烤全羊是獻給皇帝的,自然要取個吉利話,總的來說,您就理解為“吃了這只烤全羊能消災化劫”就好了。

除了面點和肉類,甜食也能烤制出來。食賬裏有個很好聽的名目叫“玉露團”,是用豆粉烤幹,配龍腦、薄荷等香料蒸入味、凝結成霜粉,再拌糖蜜酥酪壓進雕刻木模子裏印花。另一味“甜雪”,也是加蜜烤制的白色面食。

烤制食物看得差不多了,那邊還有一組煎炸大灶,娘子您這邊來。

站這兒就好,別走太近了。灶上只有一口大鐵鍋,鍋裏盛了不少豬油羊油,正在吱吱地煎炸食物,時不時往外迸點油星。就算油星濺不到您身上,這唐朝廚房裏可沒有吸油煙機,您離太近了不覺得嗆得慌?這地方待久了,自己都快變成熏肉點心了吧……

您手上的食賬裏,用油煎炸的食物也不算少。比如列第三位的那個“巨勝奴”吧,看名字是真猜不到啥模樣,到灶前了,才發現就是油炸的黑芝麻饊子嘛。

用酥油、蜜水和面,拉成細面條狀,面條外層沾上黑芝麻(胡麻黑者名“巨勝”),重疊扭成粗辮子下油鍋炸熟,這種食物當時又叫“寒具”,後世被稱為“饊子”,現在還是西北地區常見的小吃呢。

油炸的點心,往往會起個比較奇怪的名字,像食賬上的另一味“見風消”,做法是把糯米搗成粉,跟蜜汁、酒釀、糖一起揉成薄皮,稍烤一下,掛起來曬幹。等吃的時候,一片片揪下來扔油鍋裏炸熟,撈起裝盤上桌,又甜又脆,入口即消,一邊看電視——呃——一邊看歌舞表演一邊喝酒一邊當零食吃正合適。

做法類似的還有一味“過門香”,是把各種能炸食的米皮啦,面片啦,肉幹果幹啦,通通切成薄片,投入沸油裏一燙即出,各種香氣噴湧。再有一種叫“雪嬰兒”的,呃,這個,您先做好心理準備再看啊。

招呼一聲,廚役端來一盤油炸物,您瞥眼一瞧,不由得五雷轟頂,唐僧附身,悲憤高呼:“這明明是未滿三日的孩兒,怎麽能吃人!拿走!拿走!善哉,善哉!”

咳,我大唐群眾沒這麽重口啦,沒災沒難的,誰家吃人肉當點心啊。您再仔細看看,這些小人兒是青蛙做的,用細豆粉糊在蛙骨蛙肉上,下鍋油炸出型,撈上來就像白胖胖的小嬰兒一樣。當然,吃青蛙也挺殘忍不環保的,而且用“嬰兒”來命名點心,細想想背後含義還是不大對勁兒……咱別看這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