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您的紅蓋頭呢?沒帶?這都能忘帶?——婚俗

唐穿團的妹子們,看完了時尚雜志,我們幹點兒正事吧?話又說回來,對於唐朝婦女來說,什麽才叫“正事”呢?

兩眼一睜,您被一堆鬧嚷嚷的人群包圍了。這回穿越落地選的四維坐標太絕了,您聽了半天才弄明白,身邊人笑逐顏開地對您說的是:“小娘子大喜!有夫家遣媒來納采了!”

得,這穿過去連東南西北都還沒分清楚呢,就要結婚出嫁了。

算了,反正您也做不了主。而且嫁到夫家以後,就算舉止跟以前有啥不一樣,穿幫的概率也少點兒,就當免費參觀一下唐人婚禮好了,白吃白喝連份子錢都不用出。啥?您問要是嫁了個豬頭一樣的老公咋辦?好辦,洞房花燭夜再穿回來唄!穿越往返票還可以打折的喲!

穩下神來,我們先好好體驗一把唐朝的美眉們都是怎麽樣被嫁出去的吧。

漢朝以來的結婚“六禮”,在唐朝也遵行不悖。“六禮”分別有幾個文縐縐的名字叫: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其實到了近代,民間一般管這幾個步驟叫:提親、合八字、過大帖、送彩禮、算日子、接媳婦。

您穿到的這家姓張,算是個小康之家,父親張九做過幾任七品八品小官。您未來的夫家姓李,社會地位也差不多,可能稍稍高一點兒,公公李阿大做過六七品官,但夫婿李四還是白身,正在讀書準備考科舉。兩家之前就認識,提過婚事,彼此都覺得差不多滿意,於是揀個好日子,請了官媒人王五,上您家來正式提親“納采”。

媒人不能空手來,男方家給準備了幾樣禮物,其中必有的是一只大雁。捉不到?沒大雁,用鵝也行,再不然用鴨子湊合一下。連鴨子都沒有?用木頭雕一只家禽類形狀吧。嘖,窮成這樣,還娶什麽媳婦喲。

您父親張九知道媒人今天要來,就在正堂西邊鋪設個席子,作為行“納采”禮的地方。當當當,穿著正式禮服的媒人在外面敲門了。

您家的人出去應門,問有啥事,媒人王五說:“張公有惠,賜妻李某。李某有先人之禮,使王五請納采。”家人回來通報,您父親回答:“某之子蠢愚,又不能教,王郎命之,某不敢辭。”

於是您父親也穿著正式的禮服,出門把媒人迎進家門,賓主各自站定自己的位置,相對行禮。媒人說一句:“敢納采。”把拿來的一只雁(鵝/鴨/木鳥)送給您父親。這算完了一禮。

媒人再拿一只雁(鵝/鴨/木鳥),開始行“問名”禮,說:“王五既受命,將加之蔔,敢請女為誰氏?”

您父親說:“王郎有命,且以禮而擇,某不敢辭,曰阿穿。”這是在向對方交代新娘您的名字。

其實光交代了名字還不夠,得再把您的生辰八字寫在庚帖上,交給媒人帶回去算算男女二人有沒有相沖相克的地方。媒人拿了帖子,謝絕女方留下款待的邀請,回男方那邊去打卦。“問名”這一關算過了。

如果男方的占蔔結果,你倆八字相合,適宜匹配,就再找個好日子,還請媒人過來您家裏“納吉”,再拿一只雁(鵝/鴨/木鳥)送給您父親,說:“張公有賜,命李某加之於蔔,蔔曰吉,使王五也敢告。”您父親回答:“某之子不教,唯恐不堪,既有吉,我兼在,不敢辭。”這就算把您的婚事定下來了。

這之後,男方選擇親族中兩位有官位、有才貌的兒郎,作為“函使”和“副函使”,帶著長一尺二寸、寬一寸二分、木板厚二分、蓋厚三分、內寬八分的楊木或者楠木盒子,盒子用五彩線紮縛,封題上“通婚書”。二男身後跟著浩浩蕩蕩的擡彩禮隊伍,就往您家裏殺過來了。

彩禮都有啥呢?走在最前面的是兩匹押函駿馬,不著鞍轡,以青絲做籠頭(考驗兩個帥哥的騎術嗎?),然後是擡那個放置著楊木楠木禮函的人力轎子,禮函旁邊有三名漂亮婢女守著,再後面擡著的是五色彩緞、大束錦帛、成堆銅錢、豬羊牲畜、米面糧油、野味獵物、點心水果、奶酪油鹽、醬醋蔥姜……要我說,這些比現在弄幾十輛高級轎車上街轉圈好看……

您家裏呢,在他們到達之前,先設一張大矮床,床上再放個案子,案上設香爐、水碗、刀子。(喂,不是讓您殺了送彩禮的洗幹凈熏著吃……)

男方的二位函使到達以後,你們兩家再啰唆一番。您父親接過禮函,用刀子撬開盒蓋,拿出裏面的一張精美好紙,展開,當眾朗讀紙上的正楷字,是新郎李四的父親李阿大寫的《通婚書》:“阿大白:第四男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賢第三女令淑有聞,四德兼備,願結高援。謹因媒人王五,敢以禮請。脫若不遣,貯聽嘉命。阿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