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從爵—秩體制到官品體制:官本位與一元化(第4/10頁)

“爵”越來越輕、“官”越來越重,經常性的賜爵賣爵使爵級越來越濫,除列侯、關內侯保持了較大含金量外,十八級以下爵級一天天縮水貶值。從“品秩要素”看,雖然特權從“爵”轉移到“秩”的情況在漢代似不明顯,但“任子”權依秩級而定,“先請”權依秩級而定,二者不依爵級;先秦車輿依爵級(6),漢代車輿等級依秩級(7),服飾也依秩級而定。到東漢末就落到了這個境地:“爵事廢矣,民不知爵者何也。奪之民亦不懼,賜之民亦不喜。”(8)祿秩越長越高、越長越粗,成了帝國等級制的粗壯主幹;“爵”相形見絀,看上去只是主幹上的旁枝了。

兩漢幾百年中,各職類的整合程度不斷提高,其等級關系日益精致化了;帝國各色人員日益同質化,共同構成了一個官僚階級。“爵、秩兩立”的狀況也將發生變化,以新的方式整合起來。於是,一個新事物——九品官品呱呱墮地,在魏晉間問世了。

二 從“爵—秩體制”到“官品體制”

制度的變遷是有節奏的。秦始皇、漢武帝及王莽之時,都出現過創制的高峰;東漢一朝制度則明顯穩定下來了,君臣不肯輕易言變。漢末魏晉政治動蕩,制度變遷又驟然加速。九品官品便是這時候出現的。

九品官品的產生意義,就在於它上承漢代等級管理的發展趨勢,把“一元化”和“官本位”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準。從結構上看,綜合性與一元性是九品官品的最大特色之一。它把職事官、散官、將軍號、封爵等等全都容納在內,爵級與行政級別的整合程度也大大提高,結束了此前二者之間的“二元性”和疏離狀態。官品與祿秩至少在這一點上相當不同:祿秩在誕生之初只面向下層吏員,而官品自初就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架構。

今見《魏官品》、《晉官品》,收錄於《通典》之中(9)。九品官品誕生於曹魏之末,沒兩年就改朝換代進入西晉了。《魏官品》屬初創,《晉官品》有所調整,此後大約一直使用到南齊而無大變化。下以《晉官品》為例,把官品制度的結構性特征,表示如下。《晉官品》中職事官、散官、將軍號、封爵,我們將之分欄排列:

由此就可以看到,文武職事官、散官、將軍號、五等爵與封爵,全都森然不紊地羅列於九品架構之內,它們都有了品級,由此一體化了。這就是九品官品的最突出特征之一。當然也有個別例外。如州郡縣中正等構成的中正系統,因其職能與性質的特殊性,即,作為朝官之兼職、代表社會與民間“清論”,朝廷沒有將之列入官品。

魏晉散官的淵源是漢代的侍從、郎官與大夫,那麽也可以說是來自“宦皇帝者”。魏晉以下是個官階“品位化”的時代,散官隊伍大為擴張了。散騎常侍、散騎侍郎各有正員、通直、員外三種,合計“六散騎”。太子侍從中的庶子、洗馬、舍人,在漢朝是被比擬於皇帝的郎官的,但秩級稍低;到了魏晉,其品級反居於中郎、郎中之上了,成了重要的起家之官。無論如何,這些散官都有明確的品級,遷轉吏職時是升是降一目了然。

漢代的將軍有兩種。一種是臨時性的雜號將軍,打仗時隨機命將、並給予軍號,事訖則罷,打完仗就不再是“將軍”了。還有一種是常設將軍,即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和前後左右將軍,共八號。這八號將軍組成了一個名號序列,經常用作輔政者的加銜,所以它們還發揮著品位功能。將軍號的級別,約略在中二千石、二千石之上(10)。就是說漢代將軍的序列,尚不在秩級管理範圍之內。魏晉時代雜號將軍變成常設的了,而且充分品位化、序列化了,由軍職演變為軍階,分布在官品的一品至五品之上,在官品中占據了明確的地位。將軍號自成序列,沿自身的排序升遷,但同時也受官品支配。在涉及待遇、禮制時,有“二品將軍”、“三品將軍”、“四品將軍”、“五品將軍”提法(11),就是明證。

還有,漢代的太傅、三公無秩名,而在魏晉官品中,諸公與諸位從公都高居一品,其品級與其下諸官形成了連續的序列。

秦漢帝國品位結構的特點是“爵、秩疏離”,二十等爵始終沒跟秩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對應關系。而魏晉官品,引人注目地把封爵納入其中。魏末西晉爵制復古,恢復了五等爵的封授,但漢爵不廢。在《晉官品》中,五等爵與漢爵兩種爵號分布在一至七品:公爵在第一品,侯伯子男爵在第二品,縣侯第三品,鄉侯第四品,亭侯第五品,關內名號侯第六品,關外侯在第七品,嚴謹有序。其後列朝,爵都在官品之內。唐朝王爵及五等爵,整齊有致地分布在一品至五品。下面再把曹魏、晉、陳及北魏、北齊和唐的封爵在官品上的分布變化,簡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