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下)

三 、南方江浙一帶之水利興修

南方的發展,最顯著的在長江下遊江浙一帶。

自三國乃至東晉、南朝時,江浙雖已有很大的進步,但是那時的財富.主要還是靠商稅,米糧則賴荊襄接濟,人物則多半是外來的。唐中葉以後的南方,漸漸有他自己的生命,水利農業亦開始發展。

唐陸龜蒙耒耜經始言江南田事。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載江南歷代水利,五代前僅唐元和五年王仲舒治蘇,堤松江為路一事。蘇州有瓦屋,亦自仲舒始。

所謂江浙水利非自始即爾,乃由人事上不斷的精心努力所造成。

五代吳越建國,有專務治水的專官,名“都水營田使”。募卒四部,於太湖旁,號“撩淺軍”,亦謂之“撩清”。凡七、八千人,常為田事,治河築堤。一路徑下吳淞江。一路自急水港下澱山湖入海。居民旱則運水種田,澇則引水出田。又開東府南湖,即鑒湖。立法甚備。當時有以治溝洫過勞叛變者。又撩兵千人,專於錢塘湖芟草浚泉。又營田卒數千人,以淞江辟土而耕。定制墾荒田不加稅,故無曠土。米一石,價不過數十文。

有大規模的圩田以及河塘。

仁宗慶歷時,範仲淹守平江,上奏謂:“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田方數十裏,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又浙西地卑,雖有溝河可以通海,惟時開導,則潮泥不得以堙之。雖有堤塘可以禦患,惟時修固,則無摧壞。臣知蘇州日,點檢簿書,一州之田系出稅者三萬四十頃。中稔每畝得米二、三石,計七百余萬石。東南每歲上供數六百萬石,乃一州所出。臣詢訪高年,雲曩時兩浙未歸朝廷.蘇州有營田軍四部,共七、八千人,專為田事,導河築堤以減水患。於時錢五十文,糴米一石。皇朝一統,江南不稔,則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則取之淮南;故農政不修。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廢,失東南之大利。今江浙之米石不下六、七百,足至一貫者,比當時貴十倍。”

這是江南水利乃賴藉政治推動社會,充分改造天然環境供人利用之顯證。

宋代南方文化日高,自有人出來不斷注意和提倡。

仁宗時,有有名的至和塘之計劃和修築。

沈氏筆談:“至和塘自昆山縣達婁門,凡七十裏,皆積水無陸途。久欲為長堤,澤國無處求土。嘉佑中,有人獻計,就水中以蘧篨(qú chú)為墻,栽兩行,相去二尺。去墻六丈又為一墻,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實蘧藤中,候幹.以水車畎去兩墻間水。墻間六丈,皆留半以為堤腳,掘其半為渠。取土以為堤。每三、四裏則為一橋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按;邱與權至和塘記,作於至和二年,立石於嘉佑六年。詳吳郡志。

神宗時,又有有名的昆山人郟亶祥論蘇州水利。

謂:“環太湖之地,有二百余裏,可以為田。而地皆卑下,尤在江水之下,與江湖相連。民既不能耕植,而水面又復平闊,足以容受震澤下流。使水勢散漫,而三江不能疾趨於海。其沿海之地,亦有數百裏可以為田。而地皆高仰,反在江水之上,與江湖相遠。民既不能取水以灌溉,而地勢又多西流,不得畜聚春夏之雨澤,以浸潤其地。是環湖之地常有水患,而沿海之地每有旱災。

古人因其地勢之高下,井之為田。其環湖之地,則於江之南北為縱浦以通於江。又於浦之東西,為橫塘以分其勢。而棋布之,有圩田之象焉。其塘浦闊者三十余丈,狹者不下二十余丈,深者二、三丈,淺者不下一丈。且蘇州除太湖外,江之南北別無水源,而古人使塘深闊若此者,蓋欲取土以為堤岸。高厚足以禦湍悍之流,水亦因之而流耳。堤岸高者及二丈,低者不下一丈。大水之年,江湖之水,高於民田五、七尺,而堤岸高出於塘浦之外三、五尺至一丈,故水不能入於民田,則塘浦之水自高於江,而江水亦高於海,不須決泄而水自湍流。故三江常浚而水田常熟。其堈阜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得以畎引灌溉。此古人浚三江治低田之法也。

所有沿海高仰之地,近江者因江流稍高可以畎引,近海者又有早晚二潮可以灌溉,故亦於沿江之地,及江之南北,或五裏、七裏為一縱浦;又五裏、七裏為一橫浦,其塘港之闊狹與低田同,而其深往往過之。且堈阜之地,高於積水之處四、五尺,七、八尺,遠於積水之處四、五十裏至百余裏。古人為塘浦闊深若此者,蓋欲畎引江海之水.周流於堈阜之地,雖大旱亦可車畎以溉,而大水之年,積水或從此而泄耳。至於地勢西流之處,又設堈門、堰門、鬥門以瀦畜之。雖大旱,墻阜之地皆可耕。此古人治高田蓄雨澤之法也。故低田常無水患,高田常無旱災。而數百裏地常獲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