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讀者評論(第7/9頁)

“二戰”期間,居然還有這樣的一批日本人

林劍 :沒有哪場戰爭是正義的,沒有哪場戰爭是必需的,人類因為趨利而侵略或者反抗。不管日裔美軍的動機如何,不管結果勝利或者失敗,都很難獲得認同感,這才是他們的悲哀,也是讀者的心酸。

木雨日 :這段歷史曾在美國歷史教科書裏讀過,但只有三言兩語一帶而過,更別說日裔參軍的事。除了排斥日裔,類似的,美國還曾在法西斯剛開始時排斥德裔。其實我覺得移民的人真的很悲哀,特別是移民二代。我讀的美國高中有中國移民二代學生,他們並沒有自己就是中國人的意識,他們認為他們是美國人,可是美國白人在談話中又會把他們歸類為亞洲人。在大學裏,我見到的是拿著美國綠卡的中國父母和有美國國籍的小孩。她的母親很困惑,說不知道應該教小孩子什麽語言。因為她的孩子才上幼兒園,不能真的弄清兩種語言的區別,為了讓她融入幼兒園的環境,為了讓她交到朋友而不至於成為異類,她必須教小孩英語,讓小孩以美國人的方式生活著。可是,受到中國家庭的影響,小孩在許多方面都是與其他人不同的。如此算來,他們到底是誰?這也是我決定要在讀完書後回國的原因,我無法想象以後我的孩子是用英語在思考的人。

Michael(J.X)Wang :很早就聽過442團的事情,但開始關注是當時聽到Linkin Park(林肯公園,來自加利福尼亞的一支樂隊)裏的麥克·信田唱的一首歌,反映日裔美籍在“二戰”期間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但直到現在,你在主流媒體上看不到442團的事情,戰爭的余毒還在發酵,前人的教訓依舊不能給後世足夠的警示。而文化因為政治的影響起不到該有的宣傳作用,只能靠你的文字來傳播星點光亮了。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國往事”

zd(丹) :美國禁酒時期的黑社會,那不就是《教父》嗎?(作者回復:對,美國黑手黨就是那時候開始茁壯成長的。有一種說法,說禁酒令解除後,不少黑幫已經沉迷於高利潤的走私,所以轉向了販毒。)

維維 :作為一個學經濟的學生終於可以發言了。宏觀經濟學老師上課說禁酒最好的辦法是控制需求而不是控制供給。通過教育使人知道酒的危害,而不是人為一刀切。禁酒禁煙禁毒的方法都一樣。

lg :饅頭大師說得太好了,“在一些情況下,法律以‘全有’或‘全無’的形式介入,尤其是在一些有人類強烈欲望驅動的領域,往往未必是一種最佳的方式。我們是否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調試和分類,最終達到目的?”不知對色情行業看法如何?在部分國家合法,在部分國家非法,但即使宣布色情非法的國家也並沒有鏟除幹凈色情行業,感覺和禁酒令有異曲同工之處啊。

一場“恥辱海戰”的背後

種花的Mm兔 :世人只知鄧世昌,誰人又知許壽山,怒海血戰同船沒,英魂何曾惜此身。

南飛 :讀書時最不願讀中國近代史,感覺各種屈辱,所以後來選了理科。但是回顧這些歷史,還是被其中隱藏的民族氣節和精神力量深深感動,知恥而後勇,勇敢前行,中華民族才能最終屹立於世界東方!

“九一八事變”前後的四張面孔

一十五 :記得第一次看到趙一曼這個名字,對於沒有經歷過那些烽火歲月,出生在新時代的我來說,對趙一曼的態度是尊敬卻又多少有些不在乎的,直到我深入進去查閱她的事跡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淚流滿面。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們的確很難意識到當時的英雄是多麽偉大,當代青少年很容易被那些所謂的“抗日神劇”影響,認為當一個英雄是很簡單的事情。真的希望以後的影視劇還原歷史就好,讓人們也懂得什麽是真正的英雄!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背後

空空如也ヅ :我們永遠需要“大刀精神”,但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大刀”的時代。

劉磊 :前兩天看傅瑩在回答國外質疑中國軍費時不卑不亢的發言,差點把我看哭了。“我想國內的同胞會和我一樣,作為中國人,我們對祖國能增強軍力自主保衛主權而感到自豪,中國在過去經歷了太多,我們需要自己站起來。”

HY :抗戰最感人的地方,就是無數中國人明知敵我的巨大差距,仍然用命去換每一寸土地,“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用人的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的鋼槍鐵炮。這種明知不可而為之的悲壯或許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宣揚的。看的書越多,越發明白了這是一場怎樣慘烈的戰爭,也就越發感受到我們先輩的偉大。大家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會唱國歌,其實估計很長時間以來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現在再聽,感覺那種絕望,但是依然要抗爭下去的心情是那麽悲壯淒涼。估計聽國歌都能聽哭的沒幾個人了吧。我現在是一邊聽歌一邊哭一邊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