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他沒打過一場仗,卻是陸軍上將?(第3/4頁)

《歐洲文藝復興史》封面

1920年,蔣百裏從歐洲歸來,以一個軍事學家的身份,卻寫了一本《歐洲文藝復興史》。他請梁啟超來作序,梁啟超看了書後,大加贊賞,寫序竟有些控制不住——一篇序言,寫了5萬字,和書的正文差不多了。梁啟超覺得這麽長的序言聞所未聞,索性另外幫蔣百裏寫了一篇短序,然後把自己這篇長序言取名《清代學術概論》,單獨出版,然後,又反過來請蔣百裏寫序。

《歐洲文藝復興史》出版後大受歡迎,也鼓舞了蔣百裏。蔣百裏在1920年9月開始主辦《改造》雜志。這本全國性的雜志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只有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可以超越。而之前他在留日期間主辦的雜志《浙江潮》也紅極一時,魯迅、章太炎等人均在上面發稿。

從1920年到1935年,蔣百裏傾注大量心血的《共學社叢書》,共出版了16套86種圖書,瞿秋白、耿濟之、鄭振鐸等作家的作品,都收錄其中。

蔣百裏還寫過大量文史方面的研究文章,比如《宋之外交》《東方文化史與哲學史》《主權階級與輔助階級》等。

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後人回憶蔣百裏時,肯定是冠以“文學家”“史學家”,甚至“報社總編輯”的頭銜。

好在,“軍人蔣百裏”最終戰勝了“文人蔣百裏”。1925年,蔣百裏宣布重新出山,再次投身軍事事業。

因為,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擊敗日本。

7

《國防論》封面

一生沒有帶兵打過仗的蔣百裏,為什麽會有那麽高的威望?

因為在1937年初,蔣百裏把自己多年留學和思考的東西,集結成冊,出了一本書,那就是著名的《國防論》。

在這本約10萬字的書裏,他系統地介紹了當時最先進的西方軍事理念和軍事制度,包括制空權的重要性和總體戰的概念,同時又結合了中國的國情,給出了中國國防建設的建議和方法。

這本書經當時的《大公報》出版後,轟動一時。

當然,蔣百裏最熟悉的,還是當時即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日本。早就判斷中日必有一戰的蔣百裏,多次談及對日本的戰略,總結下來有三點:

第一,中國不怕日本鯨吞,但怕對方蠶食。所以對日本不能節節敗退,要主動實行全面抗戰,不能讓日軍存在後方,要讓其無暇消化占領區。

這一點,後來共產黨的部隊做到了。

第二,主動攻擊在上海的日軍,迫使日軍不再從北往南打(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常出現的滅亡一個朝代的打法),而是從上海開始,溯長江而上,從東往西打,從而中國可以利用沿江的山地和湖沼,消解日軍在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

這一點,國民黨的部隊做到了。蔣介石在1937年發動了慘烈的“淞滬會戰”,結果日軍的進攻路線真的因此改變了。

第三,以空間換時間,打持久戰。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棱線,即湖南、四川的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時間拖得越久,離勝利越近。

這一點,國民黨軍隊後來也照做了。尤其是蔣百裏的保定軍校門生薛嶽,指揮四次長沙會戰,前三次會戰,牢牢將日軍釘死在這條線上。

蔣百裏不斷強調一點:和日本作戰,“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同它講和!”。

從這三點來看,後來抗日戰爭的態勢,確實是按照蔣百裏當初的判斷發展的。蔣介石在抗戰期間,自始至終沒有和日本有過媾和行為。當然,這也和蔣百裏後來成為蔣介石的身邊高參有關。

只可惜,蔣百裏沒有在有生之年看到這場戰爭的勝利。

1938年10月,蔣介石把陸軍大學校長的位置交給了蔣百裏——在此之前,他自己擔任校長。

僅僅一個月之後,1938年11月4日淩晨,蔣百裏因心臟病,與世長辭,終年56歲。

著名教育家黃炎培作挽聯:

天生兵學家,亦是天生文學家。嗟君歷盡塵海風波,其才略至戰時始顯。

一個中國人,來寫一篇日本人。留此最後結晶文字,有光芒使敵膽為寒。

改遷後的蔣百裏墓,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山陵園

饅頭說

“紙上談兵”是不是一個貶義詞?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的。

但蔣百裏真的就是這樣一個“紙上談兵”的人。

近年來,輿論有一些把蔣百裏“神化”的嫌疑。但拋開那些經不起考證的傳說,你仔細看,蔣百裏依然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學家——不是軍事家,因為他確實沒有帶過兵,打過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