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他沒打過一場仗,卻是陸軍上將?

這個故事要說的,是一位奇人。這個人的名字,在民國的歷史上,一直若隱若現。說他有名,卻並非大紅大紫,說他無名,民國每一個名人,都對他非常尊敬。他叫蔣百裏,是一個從沒有帶兵打過仗的陸軍上將。

1

在民國的歷史上,有一個人,始終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他從未帶過兵,打過仗,但逝世後,被蔣介石追封陸軍上將。

他只做過一所陸軍學校七個月的校長,但這所學校畢業的將官,都以是他的弟子而自豪。

他曾寫過一本書,請梁啟超作序,梁啟超後來反過來又請他作序。

他為中國擊敗日本的侵略殫精竭慮,但自己卻娶了一個日本姑娘做妻子。

他有個女婿,名叫錢學森,他還有一個妻侄,名叫查良鏞,筆名金庸。

這個人,叫蔣百裏。

2

蔣百裏1882年出生,浙江海寧人。蔣百裏的祖父蔣光煦,是清代著名的藏書家,藏書達到10萬冊。所以說蔣百裏也算是“書香世家”。

為什麽說“也算”呢?因為蔣百裏的父親蔣學烺生下來有殘疾(缺左臂),不被蔣光煦喜歡,送到寺廟裏出家做了小沙彌。蔣學烺長大後,還俗學醫,娶妻生子,這才有了蔣百裏。

蔣百裏

蔣百裏13歲的時候,父親亡故。因為父親之前出家,所以蔣百裏不能歸入蔣家,也得不到家族遺產。母子倆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艱苦。

當時蔣百裏的叔父請了一位老秀才給自己的孩子上課,沒錢讀書的蔣百裏只能溜到書房裏去“蹭聽”。那位老秀才看蔣百裏聰慧過人,決定不收他的學費,免費教他讀書。

這一教,不得了,1898年,16歲的蔣百裏考中秀才。

但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中國無非也就多了一個無名的儒生。還好,蔣百裏志不在此。在考秀才前,他就喜歡讀《普天忠憤集》(中日甲午戰爭時期中國詩文的總集)這類書,讀到激動的地方,蔣百裏會放聲痛哭,悲憤交集,發誓要為國家的強大貢獻力量。

青年蔣百裏

所以,在蔣百裏19歲的時候,放棄了做私塾教師,在一個知府、一個縣令和一個監院的贊助下(可見當時看好他的人不少),東渡日本,去報考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和當時很多的有志青年一樣,蔣百裏決定投筆從戎。

3

按照時下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蔣百裏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在這個版本中,蔣百裏1905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第17期畢業時,名列第一,在所有日本畢業生面前,拿走了天皇禦賜的佩刀,讓所有日本人顏面掃地,隨後陸軍士官學校決定將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分開計算成績,以防中國學生再得第一名(這個版本中,第二名是蔡鍔,第三名是張孝準,前三名被三個中國人包攬)。

這個版本,在陶菊隱的《蔣百裏傳》、曹聚仁的《蔣百裏評傳》等著作中都有記載,後世的敘述,多引用於此。

但有越來越多的考證顯示,日本的陸軍士官學校從沒有天皇賜刀的傳統(比這級別高的日本陸軍大學倒有),而且無論畢業時間、同學姓名、有案可查的成績排名,似乎都無法證實蔣百裏的這段光榮事跡。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蔣百裏這段被人廣為傳頌的事跡,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

不過,和蔣百裏前後幾乎同期(有的差一期)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日本同學中,那些名字還是非常紮眼的: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阿南惟幾、山下奉文……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6~20期優秀畢業生的名單,裏面並沒有蔣百裏的名字。當然,在畢業生名錄裏也沒有中國學生的名字。可能在那個時候,中日學生的成績已經分開記錄

這些後來在中國戰場上肆意橫行的日本師團長(東條英機後來成為首相,阿南惟幾成為陸軍大臣),當時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名列前茅的優等生。

不過,不管蔣百裏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取得了什麽成績,從他畢業回國就受到清朝東北三省總督趙爾巽重用並保薦這一事例來看,蔣百裏當時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裏應該還是頗有威名的。

只不過,蔣百裏其實終生對日本的陸軍體系評價不高。1906年,蔣百裏被公派到德國學習軍事,成為興登堡元帥(後為德國總統,任命希特勒擔任總理)下面的一個連長。4年後,蔣百裏學成回國,立刻成為京都禁衛軍管帶(二品)。

蔣百裏在德國留學時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