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拜占庭 上帝的憤怒

公元726年,也就是唐玄宗的開元十四年,一座火山在愛琴海底爆發。灼熱的巖漿噴湧而出,海面上掀起了滔天的巨浪,火山灰遮蔽著整個天空,仿佛末日已經來臨。

幾乎所有人都驚呆了。

正如傳統社會的中國人會把這種現象視為天譴,本次火山爆發也被拜占庭人看作了上帝的憤怒,皇帝陛下對此更是堅信不疑。因此,他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麽了。

此時的皇帝是利奧三世(Leo Ⅲ)。這個敘利亞出生的退伍軍人在公元717年的3月登上皇位,接手之時帝國的山河正如百年之前一樣破碎。而且在他即位後不久,阿拉伯的海軍和陸軍就對君士坦丁堡發起了進攻。兩路軍隊從東部穿越了小亞細亞,愛琴海上的一支艦隊也來勢洶洶。

利奧三世沉著應戰。他聰明地與保加利亞人結成了聯合陣線,那些來到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也顯然更願意與拜占庭人結盟,而非與阿拉伯人為鄰。皇帝還向上天求助。他用十字架拍打著海面,請求上帝保佑它忠誠的仆民。

終於,在718年的夏天,無心戀戰的阿拉伯人沮喪地撤出了戰場,利奧三世卻沒有感到欣喜。因為當他一片片收復失地時,看到的竟是滿目瘡痍。過去那些繁華的都市現在遍布貧民窟,美輪美奐的建築物則統統變成了殘垣斷壁,阿拉伯人已經成功地讓拜占庭帝國遍體鱗傷。

皇帝陛下悲憤滿腔。

現在看來,利奧三世應該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同時也是一個喜歡思考問題的人。他很可能反思了帝國這數百年的歷史,探討了民族多災多難的原因。答案也很簡單:一定是拜占庭人做了什麽錯事,從而引起了上帝的憤怒。

問題在於錯在哪裏。

火山爆發給了他啟示。事實上,在他進行君士坦丁堡保衛戰的718年,愛琴海也曾有過一次這樣的災難,結果是雙方軍隊都損失慘重,阿拉伯人的艦船也大部分被燒光。但是現在阿拉伯人已經撤退了,上帝卻還要表示憤怒,而且只懲罰拜占庭人,那就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就要弄清楚阿拉伯人與拜占庭人有什麽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信仰的堅定性和純粹性。

眾所周知,阿拉伯人跟拜占庭人以及猶太人一樣,信仰的都是一神教。一神教的特點是只崇拜唯一的神,而且無論這神是被叫做上帝(God)、安拉(Allāh)或雅赫維(Yahveh),都是沒有形象的。唯其無形,才無限,也才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能夠“無中生有”地創造一切。

因此,猶太、基督和伊斯蘭這三大一神教,都反對偶像崇拜。伊斯蘭教甚至認為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是最惡劣和最不可饒恕的罪惡,違者是一定要罰入火獄的。穆斯林也嚴格地遵守了這一規定。他們在占領了拜占庭的行省後,便立即重新鑄造硬幣,以便抹去上面的雕像。

拜占庭人就差多了。

與早期基督徒遵循著猶太人的足跡,嚴格遵守禁止偶像崇拜的摩西律法不同,拜占庭人在公元6世紀開始對聖像崇拜習以為常。許多虔誠的教徒在基督、聖母和聖徒的形象面前祈禱,教堂中也布滿了偶像。這些教徒中當然也包括拜占庭皇帝,帝國的防衛者希拉克略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聖徒都受到崇拜,天使當然更不例外,羅馬教會甚至為戰勝了撒旦的大天使長米迦勒(Michael)修建了一座教堂。大天使長加百利(Gabriel)也備受歡迎,因為他曾經向聖母瑪利亞報告了由聖靈懷胎的福音。

在如此之多的形象面前頂禮膜拜,實在難免偶像崇拜甚至多神崇拜的嫌疑,也飽受穆斯林和猶太人的詬病。在後者的眼裏,這種行為已經跟異教徒沒有兩樣,拜占庭的一落千丈和國勢日頹也可以說是自作自受。

利奧三世認為,問題顯然就出在這裏。也就是說,正是對偶像的崇拜引起了上帝的憤怒,而要想徹底拯救帝國就必須痛改前非。這是愛國愛教者當仁不讓的歷史使命,一場運動也就在全國範圍轟轟烈烈地展開。

這就是聖像破壞運動(Iconoclasm)。

運動是雷厲風行的。基督、聖母、聖徒和天使的畫像和塑像從教堂和公共場所拆除,而代之以十字架、花朵、鳥類等官方認可的圖案。這種替換是如此迅速而徹底,以至於有人尖刻地說:我們的教堂現在成了水果店和鳥籠子。

皇帝陛下非常滿意,卻沒想到此舉不但未能平息上帝的憤怒,反倒燃起了臣民的怒火。他們指出,聖像的存在有利於凝聚信徒的宗教情感,光禿禿的墻面則實在無法讓人打起精神。何況拜占庭人普遍認為,請已故的聖徒“代禱”比自己祈禱更為有效,聖像破壞運動卻使這不再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