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拜占庭 基督讓人為難

拯救帝國,對希拉克略來說並不容易。

希拉克略原本是亞美尼亞人(Armenians),父親則是東羅馬帝國的非洲總督,也叫希拉克略。當時,非洲總督權力極大,在任皇帝則被認為很不稱職。那個依靠政變上台的家夥根本無法對付日趨嚴重的內憂外患。帝國需要強者,人民需要領袖。因此,當希拉克略的艦隊在秋高氣爽之日來到君士坦丁堡準備奪權時,城內城外竟是一片歡騰。

躲進教堂的老皇帝則被兩個元老院議員捆綁起來。他毫無懸念地被罷黜,並處以極刑,還被株連九族。臨刑前,這個倒黴鬼用充滿怨恨的目光看著新皇帝希拉克略,然後鼓起勇氣不無嘲諷地對他說:你會更好!

希拉克略記住了這句話。

拜占庭索利多金幣,直徑20毫米,重4.45克。正面是希拉克略一世及長子希拉克略·君士坦丁、次子希拉克羅納斯戴王冠的站像。背面有十字架及基督符。英勇的希拉克略一世35歲時即位。

事實上,接過權杖的希拉克略一直都很努力。他即位之後就毫不猶豫地進行了全面改革,調整政府機構,整頓財政系統,加強軍事建設,甚至親自出面與阿瓦爾人談判,帶兵跟波斯人作戰,結果卻是僅僅幸免於被俘。看來,脆弱的帝國已是積重難返,希拉克略必須借助更為強大的力量。

他想到了宗教。

跟君士坦丁相信十字軍旗戰無不勝一樣,希拉克略也認為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年,從迦太基(Carthage)起航前往君士坦丁堡時,這位年輕的將領就把一幅聖母瑪利亞的畫像釘在了自己的船桅上。現在,他當然也堅信上帝、基督和聖母絕不會讓異教徒長期占領聖城和大主教的駐節地,無論這些異族是波斯人、阿瓦爾人還是斯拉夫人。

因此,在完善制度和積蓄力量的同時,希拉克略也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循循善誘地告訴臣民們,帝國將要進行的是一場信仰的保衛戰。神聖的上帝之劍將刺向邪惡的魔鬼心臟,淪陷區的基督教兄弟則將得到解放。

希拉克略的這一說法得到了教會的支持。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打開庫門慷慨解囊,甚至允許帝國政府借用教堂的金銀盤子來鑄造硬幣。這位大主教還請人在城門上畫了基督和聖母的像,以至於在後來的危難關頭,不少虔誠的信徒親眼看見聖母本人出現在城墻上,而且就在自己身旁。

於是,公元622年,希拉克略率領他的軍隊在大主教的祝福下開始了遠征。此後漫長而艱難的戰鬥毋庸贅述,那不是我們要關心的事情。總之最後的結果,是拜占庭的大軍在公元627年的年底兵臨泰西封城下,並於次年4月3日與波斯人簽訂了條約,戰爭以希拉克略的全勝宣告結束。

這是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前一年的事。

兩年後,也就是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的公元630年(貞觀四年),波斯人掠去的真十字架被送回耶路撒冷。這件聖物是由希拉克略赤著腳扛進聖城的,由此證明了上帝是如何寵愛他赤誠的仆民。至於留給波斯人的,則是此起彼伏的內亂和無政府狀態,以及最終被阿拉伯人滅亡的命運。

十字架本是用來處死戰俘、罪犯的刑具。基督教傳說中耶穌遭陷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從此,十字架成為基督教徒信仰的標志。不同的基督教派系,使用的十字架也不盡相同,據說有三百種之多。

異教徒們安靜了,基督教的世界卻喧囂不已。

事實上就在希拉克略為帝國的存亡殫精竭慮時,基督教各派別也一刻都沒有停止他們的口水戰。爭論的焦點在於耶穌基督的性質,爭論的原因也很簡單:基督是上帝之子,又是聖母瑪利亞生的。那麽,基督到底是人還是神?或者既是人也是神?他的本性又是什麽?神性?人性?是只有神性或只有人性,還是既有完整的人性,又有完整的神性?

基督真是讓人為難。

這並不奇怪。因為無形的上帝使凡人受孕,生下可以復活的耶穌,本身就很荒謬。然而正因為荒謬,才需要信仰也只能信仰。這是基督教神學家德爾圖良(Tertullianus)的基本觀點。他的話,道破了信仰的秘密和宗教的天機。

沒錯,如果想得清楚,那又何必信仰?

實際上,如果說宗教也是一種思考,那麽,它思考的也只是宇宙的終極問題,而終極問題是不可思考的,或者說是想不出答案的。答案只在信仰之中。作為答案的上帝,不是理性思考的結果,而是信仰的直白。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信仰,也只作為信仰而存在,無須證明也不能證明。